打开APP

Tye、张锋、李毓龙等解析大脑如何定向分配不同情绪

这项研究证明了神经降压素参与调节分配大脑在面对不同环境时的积极和消极信号传导,并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促进主动行为选择,包括开心和悲伤等等。

2022-08-05

《自然》子刊:迄今最大规模人脑样本研究发布,解开双相患者情绪极端波动之谜

这是第一次深入研究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大脑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有助于进一步阐明这些基因中相关的转录变化导致BD风险的机制,将促进我们对BD病因的理解和BD的早期诊断

2022-06-15

Science:揭示大脑在快速眼动睡眠期间强化积极情绪和抑制负面情绪的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士伯尔尼大学和伯尔尼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确定了大脑如何在有梦睡眠期间对情绪进行分类,以巩固积极情绪的储存,同时抑制负面情绪的巩固。

2022-05-16

别再emo了,情绪真的能够改变基因

 尹烨在《圆桌派》中讲到:“癌症的基因,生出来的时候都是没有的,除了那部分遗传性的肿瘤,都是后天形成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包括生气的时候,我们的基因会累积有害突变,一旦免疫系统没及时捕捉到,就会慢慢发展成癌症。而且长期情绪不好,会改变基因。甚至都不用「当生」的情绪和环境,「当天」的情绪就能对身体产生明显的影响。”(图1)所以别再emo了,情绪

2022-04-01

Journal of Neuroscience:发现怀旧情绪镇痛的丘脑-皮层机制

  怀旧是对过去包含情感的渴望感,是一种与自我相关、苦乐参半但主要是积极的社会情绪。以往研究发现,对个体而言,怀旧可以缓解疼痛或增加对疼痛的忍耐。在药物镇痛有潜在成瘾性的背景下,非药物性镇痛(如怀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有研究证明怀旧具有镇痛作用,但其背后的大脑机制仍然未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孔亚卓研究组和蔡华俭研究

2022-03-22

大规模研究表明,睡眠不好、情绪低落?你该出门晒晒太阳了

  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是指生命活动以24小时左右为周期的变动。人体生理功能,学习与记忆能力、情绪、工作效率等也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波动。昼夜节律与人类的活动关系密切,昼夜节律的破坏和睡眠不足可能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特别是慢性疾病,影响机体的健康。而光照是人类昼夜节律系统的主要同步刺激因素。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减少了户

2022-01-11

调节情绪可降低影响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压力也在变得越来越大。早期的研究表明,压力会导致脱发、白发、肥胖等危害。长期压力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心脏病、糖尿病、抑郁和焦虑。不仅如此,压力还会抑制免疫功能,减弱抵御能力,甚至是促进肿瘤生长。近日,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子刊"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上发

2021-12-13

Cognition and Emotion:揭示音乐情绪对跨期决策的影响

 生活中如是否健身等决定均与跨期决策有关。在这类跨期决策中,人们需要在当下和未来的得失之间做出选择。一般而言,人们更偏好结果较小但时间较近的收益(smaller-but-sooner rewards,SS),而不喜欢结果较大但时间较远的收益(larger-but-later rewards,LL)。这种对延迟获得的收益价值进行折扣的倾向称时间折扣。

2021-11-05

香精油或许有益于机体健康和情绪健康!

2021年8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据报道,通过吸入来吸收香精油(EOs,Essential oils)能够产生抗焦虑的作用,然而其背后的神经化学机制,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是非常清楚,人类大脑中高浓度的抗坏血酸(神经元中约为10mM)就提示,这种化合物或许是一种氧化性压力的关键信号分子和调节子。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eurochemistry

2021-08-14

Neurobiology of Stress:童年不幸意味着与压力和情绪增加相关的脑肠改变

大脑-肠道系统的改变与各种疾病状态有关,但对早期生活逆境(ELA)如何通过大脑-肠道相互作用影响发育和成人健康知之甚少。作者假设,ELA扰乱了大脑-肠道系统的组成部分,从而增加了对情绪紊乱的易感性。在128名健康成年参与者的样本中,使用有效问卷评估了ELA病史和目前的压力、抑郁和焦虑。粪便代谢物的测定使用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非靶向代谢组谱。通过磁共振成

2021-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