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logy:昆虫因恐惧会被捕食者吓死
蜻蜓被鱼吓死,即使它们没有被吃掉的危险 在实验中,一群蜻蜓幼虫和食肉性鱼放在同一个水族馆里。即使鱼无法吃到蜻蜓,有些蜻蜓却被吓死了。 据国外媒体报道,昆虫可能没有发达的大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会感到恐惧。加拿大生物学家对蜻蜓进行研究后发现,它们对周围环境非常敏感,捕食者出现在它们面前都能把它们吓死,即使它们没有被吃掉的危险。此项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生态学》杂志上。
探究职场安全感广泛缺失背后
工作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众多因素导致职场人缺乏安全感。近日,“前程无忧”进行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67%的职场人表示经常会产生职场不安全感;31%的人表示偶尔会有不安全感;仅有2%的职场人自感心理强大,毫无不安全感。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职场感全感的缺失呢?调查结果显示,“公司没有发展前景”、“办公室政治”、“工种可替代性强”、“能力与工作不匹配”等都是重要原因。
公平感,从哪里来?
让我们做这样一个假设:你在某地每月平均生活开销为500元,你的月工资是1200元。我们假定你是个勤俭节约的人,热爱自己的工作,并且感到工作并不辛苦。基于这样的情况下,请问你是否满意自己的工资水平?我们姑且认
Nat Genet:贾伟平等发现2型糖尿病8个新易感基因
12月11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 Genetics杂志在线发表了迄今为止样本量最大的东亚人群2型糖尿病全基因组关联研究"Variants in KCNQ1 are associated with susceptibility to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该研究由上海交大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贾伟平教授课题组与韩国、新加坡等国研究者共同努力完成...
Nat Genet:林东昕等在胰腺癌易感基因研究获突破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肿瘤医院林东昕、王成峰教授领衔的胰腺癌易感基因研究获重大突破。相关论文"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identifies five loci associated with susceptibility to pancreatic cancer in Chinese populations"于12月11日在线发表在国际顶级专业期刊《自然—遗传
Nat Commun:电子皮肤帮你实现“第六感”
近日,一篇发表于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莱布尼兹固体材料研究所等处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磁性传感器,这种新型传感器具有薄、坚固及可弯曲的特性,而且足以适应人类皮肤中的环境,因此研究者表示这种磁性传感器或可作为人类手掌灵活的一部分,而这种新型设备或可利用磁场感应来武装人类。
PLoS Negl Trop Dis:低温可降低蚊子免疫力 使其对某些病毒更加易感
2013年6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的研究者通过研究表明,当蚊子处于低温条件下后,其机体免疫力会变弱,这就使得其对危险的病毒更加易感,而且有可能将这些易感病毒传染给人类。
PNAS:为何非洲HIV感染者对肺结核更加易感
2013年7月3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耶鲁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一种机体常见的遗传突变,其可以促进HIV感染者对肺结核(TB)更加易感,这项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著名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 肺结核是一种引发患者死亡的一种主要的感染性疾病,其每年在世界范围内引发150万人死亡。
中科院心理所揭示名字偏好、幸福感及二者的联系具有遗传基础
名字偏好(name-liking)是指人们对自己的名字持有的一种积极态度,这种积极的态度既可以表现为对名字整体的偏好,也可以表现为对名字中包含的字符的偏好。已有研究表明,该现象在不同文化、语言、种族和年龄的个体
Neuron:阻断恐惧记忆的新型药物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euron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艾默里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一种新型药物,其可以使得小鼠大脑中的可怕记忆变得不再持久,该项研究或为揭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的发病机制以及开发新型靶向性疗法提供一定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