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leep:研究证实男女梦境存在差异

在迄今为止的大多数噩梦综合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男性更可能梦到关于大灾难的噩梦,比如洪水、地震或者被大群的昆虫追逐。女性的噩梦都是关于社会矛盾和人际关系的,比如恐惧伤心或者失去友谊,而不是人身伤害。

2015-03-26

“胎儿写真”或成为性别鉴定的幌子 或制造左撇子

超声对人体组织具有物理效应,但目前还没发现会伤害胎儿 近年来,一些商家看到孕妇和胎儿预防保健中蕴含“商机”,便开发了用超声设备进行胎儿宫内摄影、摄像的项目,让准父母们提前见到宝宝在子宫内的样子,甚至打印出3D模型。作为一种能量辐射,低剂量的超声在产前检查与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对胎儿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滥用超声是否有长期潜在的危险则未有定论。国外有研究显示,超声或许与“左利手”的现象有关。

2015-03-26

Heart:靶向性筛查可改善少数民族人群的心脏疾病及健康差异

2013年10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Heart上的一篇研究论文指出,在贫困地区进行标靶性筛查或许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方法,来鉴别哪些少数民族人群处于高风险的心脏血管疾病(CVD),这也有利于帮助降低个体的健康差异。 尽管现在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是CVD在英国依然是引发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且许多少数民族个体患CVD的风险都较高。

2013-10-09

全球大调查凸显科学界性别鸿沟

全球大调查凸显科学界性别鸿沟

2013-12-16

PNAS:野生狒狒免疫功能中的与社会等级有关的差异

5月21日,国际著名杂志PNAS在线刊登饿了国外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Social status predicts wound healing in wild baboons,”,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野生狒狒免疫功能中的与社会等级有关的差异。 这项研究发现高等级的雄性狒狒比其他雄性狒狒在受伤或生病后恢复得更快。社会地位可能强有力地影响人和动物的免疫功能和健康,但是其机制尚不明确。

2012-11-18

PLoS Genetics:研究发现个体疼痛敏感性的遗传差异

一项发表在12月20日PLOS Genetics杂志上的研究带来了更多证据表明,特定基因与慢性疼痛相关,并强调参与慢性疼痛发生的这条途径是潜在更有效进行缓解疼痛治疗的手段。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和北京华大基因研究院(BGI)合作研究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来研究和比较DNA,又称“外显子组测序”,以确定疼痛敏感性有关的遗传变异。

2012-12-29

基因技术改变蚊子性别构成

会叮人的雌蚊子是疟疾传播的最大“帮凶”。英国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10日报告说,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转基因技术,可大幅改变蚊子后代的性别构成,让雄性占绝大多数,最终致使蚊群在数代后无法繁衍,从而阻断疟疾的传播途径。

2014-06-12

抗疟“新武器”:基因技术改变蚊子性别构成

会叮人的雌蚊子是疟疾传播的最大“帮凶”。英国新一期《自然·通信》杂志10日报告说,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转基因技术,可大幅改变蚊子后代的性别构成,让雄性占绝大多数,最终致使蚊群在数代后无法繁衍,从而阻断疟疾

2015-03-26

AFM:细胞和微生物的差异性粘附

来自美国和荷兰的研究人员构建了一种图案化的表面,该表面在促进哺乳动物细胞粘附的同时可以阻止微生物的定植。 目前对于医用植入体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无害的阶段;相反,新的植入物需要具有活性的表面,可以与生物组织迅速相互作用,刺激细胞的粘附、迁移和增殖,并刺激骨骼生长。 然而,适合人类细胞生长的表面通常也适合细菌的生长;如果细菌抢先在植入体表面定植,这个植入物可能就必须通过手术切除掉。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