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日本研究人员发现决定性别的蛋白质Sry-T

 据日本《共同网》报道,日本大阪大学分子生物学教员宫胁慎吾研究团队10月1日在美国《科学》杂志网络版发表的研究成果称其发现了决定老鼠性别的蛋白质,该团队认为“有望弄清决定哺乳动物性别的机制,今后还将以人类为对象进行验证”。哺乳动物在性别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即拥有“XX”染色体的为雌性,拥有“XY”染色体的为雄性。基于这一特征,该团队用最新方法解析Y

2020-12-10

JAND:不同血型人群的最适宜饮食会有差异吗?

近日,Physicalians Committee for Responsible Medicine的研究人员(由12,000名医生组成的非营利组织)的研究人员在《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血型差异不会影响与素食给人体带来的功效,例如体重,体脂,血浆脂质浓度或血糖控制等。

2020-12-08

科学证明压力会影响不同性别新生儿的大脑发育

 皮质醇由肾上腺素分泌,是身体压力的“晴雨表”。皮质醇分泌过量会直接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功能紊乱,例如表现在头发上,就会造成脱发。而孕妇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已有研究报道证明,孕妇孕期的压力影响新生儿杏仁核发育。杏仁核作为大脑中控制和学习的组织,有着产生情绪、识别情绪、调节情绪的重要作用,自闭症似乎与扩大的杏仁核有关。但孕妇情绪如

2020-12-03

纳米孔测序准确鉴定混合谱系(MLL)白血病复杂易位,识别差异性甲基化规律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骨髓癌症,特征是骨髓中由超过20%的白血病母细胞,治疗目标是达到完全缓解,有功能正常的骨髓,母细胞少于5%,而每位患者对治疗都会有不同的响应,并有可能存在具有临床显着性的微小残留病变(MRD),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微小残留病变,因为它可能会导致复发,MRD监测是急性白血病和其它癌症中的一个快速新兴的领域。Tracy专注于混合谱系白血病

2020-11-19

诺华siRNA降胆固醇药物Leqvio(inclisiran)将年底上市,疗效与年龄/性别无关!

inclisiran将成为全球第一个降胆固醇siRNA药物,可持久显著降低LDL-C。

2020-11-16

研究揭示盐胁迫下产胞外多糖功能基因的差异表达特征及相关多糖结构属性

 盐碱化是干旱区农业面临的挑战,一些产胞外多糖的功能菌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胞外聚合物,能够通过螯合Na+、K+和 Ca+2等金属离子来缓解盐胁迫对植物的伤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持水分的作用,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在不同盐胁迫条件下,产胞外多糖功能菌在基因水平如何调控?其胞外多糖结构如何变化?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极端环境微生物研

2020-11-13

JACH:研究揭示男女两性健身效果差异背后的原因

力量训练是任何日常锻炼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某些女性可能未达到建议的锻炼时间。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新研究发现了一些阻碍女性进行力量训练的障碍,以及克服这些障碍的一些解决方案。

2020-11-06

PNAS:科学家揭示致病性基因突变和良性基因突变之间的差异

2020年11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克利夫兰诊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对1330个疾病相关基因的错义突变(missense variants)进行了大规模的特征分析。文章中,研究人员识别出了与致病性突变和

2020-11-03

研究研究揭示榕树气生根发育、性别决定和榕-蜂协同多样化的分子机制

 榕属植物是热带雨林的关键类群,具有极高的物种多样性、生活型多样性。榕属植物和与传粉榕小蜂有的高度专性共生关系,在探讨物种形成、动植物协同进化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然而榕树和榕小蜂高质量参考基因组信息的缺乏,严重制约了以上榕树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10月8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陈进课题组与福建农林大学明瑞光课题组等国内外研究团队合作,

2020-10-10

Commun Biol: 清醒与睡眠状态下皮层神经元的能量差异

大脑具有体内平衡机制,以防止所有细胞同时活动造成的细胞能量耗竭。此外,随着动物睡眠觉醒状态的变化,大脑中的脑血流量和葡萄糖摄取会随着大脑中细胞活动的变化而波动。在这些脑能量稳态机制下,脑中的细胞能量状态应该可以保持恒定。但是,这还没有经过实验证明。

20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