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罗鸿博/冯四洲团队揭示中性粒细胞在衰老死亡后发挥抗炎作用的新机制

该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在炎症消退过程中释放的一种新型囊泡——LAND-V,其通过 CD55 抑制补体激活,减少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2025-02-13

协和医院团队研究发现,补充NMN可逆转卵巢衰老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发现,短期NMN给药能够显著提高衰老小鼠卵巢NAD+水平和卵巢/体重比,同时抑制卵巢萎缩。在促排卵母细胞的实验中, NMN处理显著提高了衰老小鼠促排卵母细胞的数量和质量。

2024-10-08

Int J Cardiol Cardiovasc Risk Prev:男性炎性肠病患者或患缺血性心脏病风险较高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男性炎性肠病患者患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后期研究人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来更好地阐明介导这二者之间关联背后的分子机制。

2025-02-12

哈佛大学最新,这个点之前喝,心脏更健康,寿命更长

研究强调了喝咖啡时间的重要性,表明中午之前喝咖啡可能比下午或晚上喝咖啡与死亡率降低的关联更强,全因死亡、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更低。

2025-01-09

“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再登《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口服版显著降低心脏病发作和中风风险!

这项大规模临床试验表明,在患有 2 型糖尿病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和/或慢性肾病的患者中,相比安慰剂,口服版司美格鲁肽能够显著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且未增加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2025-04-04

CGPM:机体抑郁症风险较高的女性往往更易于患上心脏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没有任何抑郁症诊断的情况下,相比男性而言,女性群体中重度抑郁症的遗传易感性或许就会增加其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024-12-24

厦大科学家领衔发表两篇Nature论文,揭示石胆酸表现出热量限制的抗衰老作用及其作用机理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这些作者着重关注石胆酸(LCA),这是一种由肠道细菌产生的胆汁酸。

2024-12-30

Nature子刊:程炜/郁金泰/许予明团队发现57岁是人类大脑衰老的第一个高峰

这项研究为大脑衰老过程中的血浆蛋白质变化提供了新见解。更重要的是,该研究确定了BCAN是大脑衰老的有希望的新的生物标志物,并确定了大脑衰老过程中的三个关键转折时间点:57岁、70岁和78岁。

2024-12-12

Fly:终止早孕药物米非司酮的新用途 或能作为新型抗衰老疗法发挥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米非司酮和雷帕霉素或能通过一个共同的途径来发挥作用从而增加雌性果蝇的寿命,同时研究人员还暗示了在该途径会增加线粒体的自噬过程并降低中肠的肥大。

2024-11-14

《科学》:浙大团队发现衰老相关认知障碍新机制,原来是神经元活动不能再调动线粒体能量了!

研究发现了一种神经元和突触兴奋性与线粒体DNA转录之间的偶联(E-TCmito),它的效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弱,导致了年龄相关的神经功能障碍。

2024-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