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核酸药物:MicroRNA-216a在心脏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血管生成,即从原有血管形成新的血管,是心肌对缺血损伤或持续增加的血流动力学需求条件的重要适应机制。虽然病理性心脏重塑的特征是血管形成功能障碍、供氧不足、随后的心肌细胞(CM)丢失和退化、萎缩
为了避免心脏骤停,53岁的他成为“第一个”植入开创性除颤器的心脏病患者
今年53岁的英国男子Phil O'Donoghue患有非缺血性心肌病(NICM)。2020年5月,他在一次心脏病发作后,首次被诊断出心力衰竭,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到24%,而正常人的射血分数是60%,3
NEJM:首次发现,这种致命心脏病是可以逆转的
目前,治疗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ATTR)最有希望的是由诺奖得主詹妮弗·杜德娜(Jennifer Doudna)创立的基因编辑治疗公司 Intellia 开发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疗法—
Nat Metabol: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型脂肪细胞 或有望帮助开发治疗机体心脏代谢性疾病的新型疗法
来自哥本哈根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类名为SWAT的新的细胞类型,其能根据微环境的不同而转化为脂肪细胞,更好地理解平衡这些细胞类型的过程或有望帮助科学家们开发解决机体心脏代谢性疾病的创新性
iScience:揭示一种导致唐氏综合征中出现心脏发育缺陷的分子机制
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也称为21三体综合征)是一种由21号染色体的额外拷贝(即21三体)引起的遗传性疾病。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婴儿极易出现先天性心脏缺陷。据估计,近一半的唐氏综合征新生儿
少量饮酒竟有益心脏健康?哈佛医学院最新研究揭示背后原因……
以前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轻度至中度饮酒(女性每天1标准杯,男性每天1-2标准杯)与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有关。但目前尚不清楚酒精是否会引起心血管益处,或者轻度/中度饮酒者的健康状况、社会经济地位或其他因素
iPSC获诺奖10余年,心脏再生医学迎来曙光!前沿进展亮相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学术年会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一年一度的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学术年会于近日举办。会上,众多著名专家纷纷带来心血管病学的前沿思考和对策。值得关注的是,在急危重症学组分会场上,与会嘉宾以《心脏再生医学前沿
Cell Host & Microbe:具有“炎性味道”的细菌或能保护机体抵御心脏病的发生
来自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特定的细菌或能分解肠道低氧环境中的尿酸,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了能促进这一过程的特定基因。
35岁的她,通过机器人操刀移植的子宫,成功诞下宝宝
2021年10月,瑞典萨尔格伦斯卡大学医院为一位有生育意愿但没有子宫的妇女,进行了子宫移植手术。为了降低手术侵入性和感染风险,医生决定由机器人操作。在此次突破性手术的特殊之处在于,捐赠者和接受者都完全
中美科学家首次证实,阴道微生物移植安全,且与剖腹产婴儿神经发育改善10%有关
这项迄今最大规模的三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首次证实:阴道微生物移植是安全的,而且阴道微生物移植与婴儿的神经发育情况改善有关。此外,他们还发现阴道微生物移植明显加速了剖腹产婴儿肠道微生物的成熟,并在出生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