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揭示肥胖性心肌病线粒体自噬调控新机制
肥胖已成为全世界范围的流行病。肥胖的发病率不断增长,并且被认为是癌症等慢性病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大量研究表明肥胖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特别是冠心病、心衰和房颤。肥胖也与心肌肥厚、心室功能障碍和舒张顺应性降低的发生发展有关。目前针对肥胖性心肌病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寻找有针对性的防治靶点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线粒体自噬蛋白FUNDC
安进新型心肌肌球蛋白激活剂omecamtiv mecarbil 3期临床达到主要复合疗效终点!
与安慰剂相比,omecamtiv mecarbil将心血管死亡或心衰事件显著减少。
积极助力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心肌病(ATTR-CM)治疗—— 辉瑞罕见病创新药维万心®在中国获批
2020年10月9日,辉瑞公司今日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批准维万心®(氯苯唑酸软胶囊,Vyndamax®,61mg)用于治疗成人野生型或遗传型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心肌病(ATTR-CM),以减少心血管死亡及心血管相关住院。维万心®是全球首个、也是唯一经批准治疗ATTR-CM患者的口服药物。
近年来科学家们在心肌细胞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解读近年来科学家们在心肌细胞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成绩,分享给大家!图片来源:Cell, 2020, doi:10.1016/j.cell.2020.08.031【1】Cell:重大进展!巨噬细胞网络维持心脏中的心肌细胞健康doi:10.1016/j.cell.2020.08.031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西班牙国家心血管病
巨噬细胞网络维持心脏中的心肌细胞健康
2020年9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西班牙国家心血管病研究中心(CNIC)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细胞清洁系统,这是保持心脏健康的关键。这种机制使得心脏的收缩性细胞(心肌细胞)将受损的组分释放到细胞外面,形成称为exopher的颗粒。这些颗粒随后被生活在心脏内部的巨噬细胞网络摄取,这些巨噬细胞负责在它们引起心脏炎症之前将它们清除。
Nature:揭示心肌纤维形状影响心脏功能和心力衰竭发生的分子机制
2020年9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冷泉港实验室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分析了位于心脏内表面肌纤维复杂网状结构的功能,相关研究结果揭示了心肌形状影响心脏功能和心力衰竭发生的分子机制。对于人类而言,心脏是第一个发育的功能性器官,其在受孕仅四周就开始自发跳动了,而在发育早期,心脏会生长出一种复
研究发现心肌细胞横管膜形态发生的重要原理
8月10日,纳米科学重要期刊Nano Letters以“Nanobar array assay revealed complementary roles of BIN1 splice isoforms in cardiac T-tubule morphogenesis”为题,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世强教授课题组与斯坦福大学崔便晓教授课题
研究发现溶酶体膜蛋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和自噬调控新机制
7月23日,Circulation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肿瘤与微环境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杨黄恬研究组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教授曹楠研究组合作的题为Downregulation of LAPTM4B Contributes to the Impairment of the Autophagic Flux via Unopposed
Lancet:一名感染SARS-CoV-2的16岁男孩患上心肌炎
2020年6月28日讯/生物谷BIOON/---一名16岁的男孩被送入我院急诊科,在意大利伦巴第,他抱怨他的胸部剧烈疼痛,并扩散到他的左臂,这种疼痛是在1小时前开始的。前一天,他发烧38.3°C,在服用100mg尼美舒利(nimesulide)后,烧退了。他没有报告其他症状,没有病史,也没有与任何确诊的COVID-19患者接触。我们发现他的生命体征除了体温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