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ulation:利用基因疗法抑制CaMKII,有望治疗CPVT遗传性心律失常
2019年7月21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报道了在遗传性心律失常小鼠模型中利用基因疗法抑制了这种疾病。这些发现为开发治疗遗传性心律失常的单剂量基因疗法提供了可能,而且也可能为治疗更为常见的心律失常(比如心房颤动)的单剂量基因疗法提供了可能。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Circulation期刊上,论文标题为“Gene Therapy for Cat
CAFS 2019:寻找突破口,探索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崭新未来
7月12-14日,心房颤动领域覆盖全国、面向世界的重要国际学术盛会——第十七届心房颤动国际论坛在大连召开,为国内外房颤领域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理论研究和成果交流的高水平学术平台,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心律失常整体治疗和研究水平。7月12-14日,第十七届心房颤动国际论坛(CAFS 2019)在大连举办,国内外专家就心房颤动热点问题与1000余名参会者进行深入交流。药物治疗作为心律失常的重要治疗手段,近年
研究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肠道菌群紊乱且多样性降低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马雄教授研究团队在消化领域权威期刊《胃肠道》在线发表了题为《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肠道菌群改变》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揭示了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的肠道菌群特征。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由于最初的临床症状与病毒性肝炎症状相似,临床上诊断比较困难。因此,准确及时地监测出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特异性指标无疑对诊断以及进一步治疗具有
Cell:肠道微生物紊乱诱导自闭症的发生
2019年6月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自闭症(ASD)会导致社交沟通和重复行为的各种困难。导致自闭症发生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遗传和环境影响,而且目前并没有经过批准的治疗方法。现在,使用小鼠模型,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肠道细菌直接导致小鼠的自闭症行为发生。相关结果发表在5月30日的《Cell》杂志上。“近年来,许多研究揭示了ASD患者和神经典型受试者之间肠道微生物组细菌组成的差异。然而
Bri J Psych:饮食紊乱会导致母亲出现长期的抑郁
2019年5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英国精神病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由伦敦大学学院领导的新研究发现,母亲在怀孕前或怀孕期间的饮食失调和身体形象问题的历史与母亲未来的抑郁症状有关。“我们发现,在分娩前的任何时候都患有饮食失调的女性,即使是在青春期前几年,也更容易在怀孕期间和孩子出生后18年内出现抑郁症状,”研究的主要作者Francesca Solmi博士说道。“这一发现表明许多饮食失调
PLoS Biol:昼夜节律紊乱促进肿瘤生长
2019年5月8日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Yool Lee、Amita Sehgal和他们的同事们在开源期刊《PLOS Bi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表明打乱正常的昼夜节律会促进肿瘤生长,并抑制抗癌药物的作用。该研究结果从机制上为“时间疗法”提供了证据,“时间疗法”指的是根据内源性昼夜节律定时使用癌症药
Biofourmis旗下心律失常检测软件获FDA批准
动脉网获悉,近日,数字健康公司Biofourmis旗下基于云技术的软件RhythmAnalytics获得FDA批准,用于检测心律失常。该软件采用深度学习模型,可检测和分析超过15种类型的心律失常疾病,包括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异位搏动、心房颤动等在内的所有非节律性心律失常疾病。Biofourmis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新加坡,是一家正在快速发展的数字健康初创公司。该公司致力于用人工智能
Sci Adv:纳米疫苗能够提高代谢紊乱患者的免疫力
2019年4月1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康奈尔大学研究人员为传染病纳米疫苗开发的一类新的生物材料有效地提高了与肠道细菌相关的代谢紊乱的小鼠的免疫力。该研究首次探索了纳米材料,免疫反应和微生物组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一个日益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重点介绍了微生物组如何影响我们的工程疫苗以及我们如何通过开发先进材料来克服这些问题,”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助理教授Ankur Sing
JNNP:大脑扫描揭示神经紊乱的机制
2019年3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由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MGH)神经病学,精神病学和放射学部门的一组研究人员领导的调查发现,大脑区域之间的连通性发生了改变,这些区域处理功能性神经障碍患者的感觉运动,情绪和认知信号,这是一种涉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病症。没有明显物理原因的症状。他们的报告已在线发表在《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and Psy
Sci Rep:癌症成像诊断技术有助于预防孕期紊乱
2019年3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用于检测某些癌症形式的成像技术还可以帮助检测妊娠期先兆子痫,直至其成为危及生命的疾病。先兆子痫是一种高血压疾病,占全球孕产妇死亡人数的14%,影响所有怀孕的5%至8%。症状可能包括尿液中的高血压和蛋白质,通常发生在怀孕20周后。(图片来源:www.pixabay.com)这项研究发表在开放获取期刊《Scientific Re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