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溴区蛋白或抑制心脏衰竭
心力衰竭(HF)是现代社会中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这是心脏的病理性重构造成的结果,其中包括心肌肥厚(后来HF和死亡的有力指标)、纤维化和炎症。在分子水平上,HF与染色质高度乙酰化有关。如今,据《细胞》杂志报道,Anand等人发现,BET家族溴区蛋白(BETs)——一个乙酰基赖氨酸阅读蛋白——对于HF病原体是至关重要的,并且它们还是防治HF的有希望的靶点。
Nature:线粒体DNA在心脏衰竭中起着关键作用
据一项由英国国王学院伦敦和日本大阪大学研究人员完成的研究证实:心脏自身细胞的DNA在心脏衰竭患者错误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中作用起着重要作用。 科学家发现心脏衰竭影响了75万多英国人,线粒体DNA可以启动人体对感染的自然反应,以此在心脏衰竭中作出贡献。 心脏衰竭患者的免疫细胞侵入心脏,这一过程称为炎症。这个过程使得心脏肌肉的工作效率降低,减少心脏向身体其他部位泵血能力。
彭亮: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乙肝肝衰竭临床效果积极
肝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是医学研究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我国是一个乙型肝炎大国,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高达10%,每年因肝炎相关性肝硬化引发终末期肝病新增病例数超过500万。肝硬化、慢性重症肝炎等终末期肝病是一个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适度饮酒有效缓解心脏衰竭,中年人尤其适用
美国一份大规模的数据调查研究显示:一周喝至多7瓶酒精饮料的中年人,在24年的追踪调查中要比不喝酒的,戒酒者以及酗酒者更不容易患心脏衰竭的疾病。这份报告由美国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控制委员会对14000名参与者的调查得出,相关文章发表在15年1月19日的欧洲心脏学会杂志上。
“李氏人工肝系统”显著降低肝衰竭病死率
JASN:研究发现治疗肾功能衰竭的新策略
Nature:研究发现抑制miR-25阻断心脏衰竭进展
Sanford-Burnham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Sanford-Burnham) 一组心血管研究人员,已确定一个小而强大的新成员,在心脏衰竭发病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JAMA:心脏瓣膜疾病的早期手术矫正与心脏衰竭风险有关
据8月14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则研究披露,在一项包括了由一种叫做连枷状二尖瓣小叶的疾病所致的二尖瓣返流患者的研究中,与最初的内科处理相比,早期手术矫正与患者更高的长期存活率及较低的心脏衰竭风险有关。 根据文章的背景资料:“退行性二尖瓣返流[即因为二尖瓣功能不全而导致的血液从左心室回流至左心房]是常见病,它可在绝大多数患者中通过手术修复,从而改善其症状并恢复病人的正常预计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