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热泳生物传感研究取得进展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是指从细胞膜上脱落或者由细胞分泌的双层膜结构的囊泡状小体,直径从40nm到1000nm不等,能将mRNAs从供体细胞转移到受体细胞,并直接调节受体细胞的蛋白表达。细胞外囊泡中mRNA的分析为肿瘤的非侵袭性快速诊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细胞外囊泡的mRNA含量极低且检测
麦吉尔大学:利用肥胖相关的免疫微环境进行癌症治疗
肥胖会导致慢性低度炎症,并导致多器官系统免疫格局的改变。考虑到慢性炎症与癌症之间的联系,在许多恶性肿瘤中,肥胖与风险增加和更糟糕的结果相关就不足为奇了。矛盾的是,最近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BMI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疗效的提高有关,并且在临床前环境中已经证实了因果关系。有人提出,肥胖相关的免疫失调是这一观察结果的基础,因为它无意中为提高ICI的疗效创造
细胞微环境可以影响炎症细胞的基因表达、调节免疫反应
人体通过先天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应对发育及稳态调解过程中遇到的多种刺激,其转录可塑性是它实现复杂功能的基础。这种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不仅由遗传谱系决定,还取决于启动子、增强子等转录因子的表达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巨噬细胞的许多功能是通过Ⅰ型干扰素(IFNⅠ)刺激细胞毒性细胞而实现的。因此,预防其产生的组织损伤也成为了炎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
科学家发现乳房X线微钙化灶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近日,发表在肿瘤学领域权威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的一项新研究中,提出了乳腺癌患病风险与乳房X线微钙化灶相关,微钙化灶群是乳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且绝经前妇女的估计风险更高。在绝经后女性中,微钙化灶群与乳腺癌之间的关联与基线乳房X线检查结果病灶的密度类似。乳房X线微钙化被认为是乳腺癌的早期迹象。此项研究
《Nature》子刊:“令人窒息”的癌症,为什么缺氧微环境反而让肿瘤变得穷凶极恶?
缺氧或组织氧合不足是大多数癌症难以根治的关键性因素,同时还会导致癌细胞的耐药性增强。因此,重塑肿瘤的免疫抑制微环境成为改善免疫疗效的新挑战。近日,卢森堡卫生研究所 (LIH) 肿瘤免疫治疗和微环境 (TIME) 研究组的科研人员在《Nature》子刊《oncogene》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Targeting HIF-1 alpha tr
ACS Nano:一种微创外泌体喷雾剂修复心肌梗死后心脏
心肌梗死(MI)仍然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许多心肌梗死幸存者将遭受复发性心力衰竭(Hf)的折磨,这已被认为是不良预后的决定因素。尽管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功地改善了心肌梗死后早期存活率,但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正成为晚期发病率、死亡率和医疗费用的主要驱动因素。在过去的十年里,再生医学的发展给心肌梗死的治疗带来了希望。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
Nature:mRNA疫苗BNT162b2针对新冠变种病毒的保护作用或会被削弱
目前,全球范围内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新冠疫苗接种,这为缓解新冠疫情的流行趋势带来了希望。但由于新冠病毒关键变种来势汹汹,其疫苗的保护效力也受到了挑战。近日,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研究团队对以色列疫苗接种人群进行了调查,以此来评估mRNA疫苗BNT162b2的保护效力。该研究成果以 Evidence for increased breakthr
双重保护,一针到位——带你全面认识腺病毒载体新冠病毒疫苗
我国批准上市的腺病毒载体新冠病毒疫苗,是由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生产,俗称“康希诺疫苗”(商品名-克威莎)。最近听说有人居然因为“康希诺疫苗”只用打一针,担心效果和安全性没保障?我只能说你怕是对“康希诺疫苗”的实力还不够了解强大的背景“康希诺疫苗”是由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陈薇院士团队和康希诺生物合作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先进的生产工艺“康希诺
微流控热泳生物传感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孙佳姝课题组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教授江泽飞、张少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戴波等合作,在基于功能核酸的微流控热泳生物传感领域取得系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1, 12, 2536)和《纳米·今日》(Nano T
歌德-法兰克福大学:乳酸脱氢酶B对肿瘤微环境中巨噬细胞代谢的调节
肿瘤微环境中的葡萄糖代谢是肿瘤生长的基本标志,对其进行干预仍然是抗肿瘤治疗的一个有吸引力的选择。肿瘤衍生因子如microRNAs(MiRs)是否调节基质细胞,特别是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的葡萄糖代谢,以劫持它们以获得营养支持,目前仍不清楚。作者的发现证实了LDHB在巨噬细胞中的重要作用,并建立了肿瘤来源的miR-375作为乳腺癌巨噬细胞代谢的一种新的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