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发现组蛋白甲基转移酶组分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山医学院董俊超教授团队的研究揭示了组蛋白甲基转移酶组分CFP1通过调控H3K4me3修饰,在生发中心B细胞反应的各个阶段发挥关键作用。

2025-10-06

Nature:从肿瘤坏死到转移,中性粒细胞竟藏着如此惊人“秘密”

来自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深入探讨了中性粒细胞如何通过引发血管堵塞来驱动肿瘤坏死并进一步影响肿瘤转移。

2025-07-24

输液袋会释放塑料!复旦大学研究发现,一次输液,数万个塑料颗粒进入血液

该研究发现,医用静脉输液袋(主要是聚丙烯材质)会释放大量微塑料颗粒,这些微塑料颗粒在 1-62 微米之间。

2025-03-14

《癌症研究》:手术促癌转移证据+1!科学家发现,手术会导致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形成,重编程癌细胞代谢,促进癌细胞存活和转移

为了研究手术后释放的NETs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手术模型,分别证实腹部手术可以促进血液中癌细胞的肺转移,还可以促进皮下瘤的进展;切除移植瘤的原发灶,也会促进癌症的远处转移。

2025-10-21

我国学者证实,塑料已侵入人体骨骼组织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团队首次对三种人体骨骼组织(即骨骼、软骨和椎间盘)中微塑料沉积模式的存在和变化进行了表征。

2025-03-22

迈迪斯亮相HICOOL2025全球创业者峰会 创导航技术破解临床穿刺难题

从全球10055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北京迈迪斯医疗技术有限公司(下称迈迪斯)凭借微创导航技术创新,在HICOOL2025全球创业大赛中斩获佳绩。

2025-10-24

Biofabrication:生物打印多细胞类器官模型,再现真实肿瘤环境

本研究通过生物打印技术构建患者来源的异质性肾细胞癌类器官,其保留原始肿瘤特征,可用于个性化药物筛选,为肾癌个性化治疗提供可靠模型。

2025-08-21

外卖盒/塑料杯产生的塑料会进入大脑,或增加阿尔茨海默病风险

该研究显示,聚苯乙纳米塑料/微塑料(PS-NMP)能够在大脑中积累并导致认知能力下降,甚至引发阿尔茨海默病,尤其是那些携带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基因 APOE4 的个体。

2025-09-23

JITC:新型FSK分子和聚焦超声双泡递送方法有望实现靶向治疗胶质母细胞瘤

为了高效递送FSK,研究人员创建了一种表达FSK的5型腺病毒(Ad.5),并创新性地采用FUS-DMB联合策略,通过安全运输FSK来克服全身性病毒递送的局限性和血脑屏障(BBB)的选择性问题。

2025-06-27

艾棣维欣可溶性针药品MICROEPAD™同系列新产品在美国注册上市

2025年6月3日,艾棣维欣生物(证券代码:874055.NQ)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艾棣维欣(苏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可溶性微针OTC药品MICROEPAD™的同系列新产品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2025-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