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健18亿美元收购获得一款CD38单抗,天境生物拥有中国权益
菲泽妥单抗联合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二线治疗多发性骨髓的III期注册性临床研究正在稳步推进中,预计今年公布研究结果,并递交上市申请
研究发现硅酸盐生物活性陶瓷可促进类器官的生长和发育
该工作证明了CS/GelMA复合水凝胶能够支持小鼠肝脏类器官的发育以及培养出的肝脏类器官表现出与正常小鼠肝脏相似的结构和功能特征,表明该水凝胶在类器官培养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在哺乳动物中,父亲体内的肠道微生物组竟会影响后代的健康
研究表明,哺乳动物的肠道微生物组与生殖系统之间存在着通信渠道。更重要的是,环境因素破坏了准父亲体内的这些信号,会通过改变胎盘发育增加后代健康不良的风险。
港中文于君团队发现,特定口腔微生物会通过MDSC介导PD-1治疗耐药,促进结直肠癌进展
MDSC主要靠肿瘤细胞分泌的趋化因子驱动。研究者分析了PA小鼠中的相关因子表达,检测到CXCL1上调最为显著。
2024(第二届)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医学健康大会顺利举办!
为进一步加强合成生物学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生物产业全方位发展,2024年3月29日,为期两天的“2024(第二届)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医学健康大会”,在上海大零号湾科创大厦隆重开幕。
Sci Immuno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崔国梁/马思聪团队合作发现鞘脂代谢产物促进肿瘤微环境中Treg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营养谱的变化影响抗肿瘤T细胞反应。因此,对TME中代谢物进行系统、大规模和无偏差的定量分析对于识别免疫抑制代谢物并揭示潜在的代谢途径作为新的靶点来刺激免疫反应至关重要。
威斯津生物EB病毒相关肿瘤mRNA疫苗获美国FDA临床试验批准
威斯津生物肿瘤疫苗管线WGc-043此次获批IND,不仅进一步证实了其在递送载体、序列设计等mRNA核心技术上的成熟性,也让该项目的商业化进入“倒计时”阶段。
北大人民医院等团队发现,循环微生物组DNA可以作为肺癌早期诊断和复发预测的生物标志物
这项研究提供了一种基于cmDNA的全新肺癌筛查方法,能够非侵入性地、在疾病早期阶段以高敏感性对肺癌进行诊断。
Nat Mach Intell:科学家利用基础模型识别出了新型的癌症成像生物标志物
研究结果表明,当只有有限的数据能用于训练深度学习网络的情况下,基础模型或许就能在医学研究上表现出一定的有效性,尤其是当应用于识别癌症相关应用场景的可靠成像生物标志物时。
利穗科技张磊:创新驱动生物制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民健康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也是个人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与国民健康休戚相关。随着生命健康需求快速增长和生物技术加速演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在生物医药的诸多环节中,分离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