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学:一文读懂微生物区系-肠道-脑轴
2021年5月26日讯/生物谷/BIOON/---加州大学研究者在Cell杂志上发表了快照文章"SnapShot: The microbiota-gut-brain axis"。作者详细介绍了肠道微生物群对大脑发育的影响,肠道微生物群和大脑之间的主动交流方式(免疫,内分泌,神经元,通信路由之间的串扰)等。图片来源:https://doi.org/10.101
ISME J:人体肠道微生物与肺癌患者密切相关
2021年5月27日讯/生物谷/BIOON/---近日,莱布尼茨天然产物研究和感染生物学研究所在ISME J杂志上发表了题为"Distinct composition and metabolic functions of human gut microbiota are associated with cachexia in lung cancer
Cell Rep:肠道微生物可以保护STING相关的肺部疾病
2021年5月27日讯/生物谷/BIOON/---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研究者在Cell report杂志上发表了题为"Transferrable protection by gut microbes against STING-associated lung disease"的文章。STING通过对细菌和内源性环二核苷酸(CDN)的应答来调节免疫。具有刺痛功能获
固氮微生物群落组装过程和活性的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姚槐应团队利用15N同位素标记方法和高通量测序的方法,探究了地理因素和施肥策略对固氮微生物群落的组装过程机制的影响,为农业生产提供理论支撑,并为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提供理论参考。相关研究成果以The geographical scale dependence of diazotroph assembly and activity:
研究揭示沼渣生物炭调控土壤有机碳结构变化的微生物驱动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烟草栽培与调制创新团队与广东工业大学合作,研究揭示了沼渣生物炭调控农田土壤有机碳结构变化的微生物驱动机制,对土壤碳库增加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全球变化生物学生物能源(Global Change Biology Bioenergy)》上。据郑学博副研究员介绍,土壤有机碳库是全球陆地表层系统中最大的
Sci Immunol:特殊酶类或能抵御多种病原微生物的入侵从而保护机体皮肤免受损伤
2021年5月28日 讯 /生物谷BIOON/ --人体会不断暴露于多种环境因素中,比如病毒、细菌和真菌等,但这些微生物似乎并不总是会引起机体皮肤的反应,而机体皮肤的职责是检测并保护机体免于外源性危险之中,其通常能够容忍暴露于环境中的多种微生物和化学物质;截止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这是怎么发生的,即为何机体皮肤不会持续报警并发炎?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
高脂饮食喂养的小鼠肠道微生物组的改变与抗生素耐受性相关
2021年5月22日讯/抗生素耐受性是指微生物在长时间接触抗生素后的存活能力,它在慢性和复发性细菌感染中起着关键作用,并促进了抗生素耐受性的进化。然而,促进抗生素耐受性发展的生理因素,特别是其体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目前已有研究报道了高脂饮食(HFD)与多种人类疾病有关,包括肥胖、糖尿病、肿瘤、大脑胰岛素抵抗、认知缺陷以及肠道微生态失衡等。但HFD和抗生素功效之间的关系仍然知之甚少。
研究发现可单独介导硫化镉纳米颗粒形成的深海微生物酶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发表了题为Threonine dehydratase enhances bacterial cadmium resistance via driving cysteine desulfuration and biomineralization of cadmium sulfide nan
mBio:人类机体的肠道微生物组为何会因人而异?科学家们为你揭秘!
2021年5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人类肠道微生物组的组成是高度可变的,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变化与人类机体健康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然而,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微生物变化的来源到底是什么,尤其是在人类生命早期;因此了解生命早期机体微生物组的改变尤为重要,因为儿童时期机体的微生物组状态会影响个体一生的健康。日前,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mBio上题为“
PNAS:ICOS和IL-10协同作用以促进宿主-微生物群落的共生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结果显示:ICOSLG(编码可诱导的共刺激配体ICOSL)是炎症性肠病的易感基因。 ICOSL与树突状细胞中模式识别受体信号的增强,CD4 T细胞诱导IL-10的产生以及针对特定抗原的高亲和力抗体的产生有关,所有这些都可能解释其参与胃肠道炎症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