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子刊:北京大学胡家志团队揭示基因编辑的新风险——导致线粒体DNA片段整合到细胞基因组

研究团队利用PEM-seq发现,在mitoTALEN编辑后线粒体DNA与核基因组整合序列的断点大多发生在mitoTALEN的编辑窗口内。

2024-11-13

浙江大学顾臻团队等开发贴敷式输注贴,实现大剂量药物创且稳定的体内输注

该输注贴利用腔体内的渗透压差将药物以恒定的速率通过空心微针阵列注入体内,来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以增强药物疗效并减少毒副作用。

2024-12-02

我国学者系列研究证实,塑料已全面入侵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威胁人类生殖健康

研究证明了微塑料已经入侵了人类生殖系统,并进一步分析了微塑料在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中的丰度和聚合物类型,以及微塑料对生殖系统的潜在影响,这有助于阐明全球生殖健康下降的潜在环境驱动因素。

2024-11-09

Science:在情绪感染期间,缰中血清素的释放促进了创伤后的恢复力

这项新的研究重新审视了血清素的作用,并开辟了新的视角,尤其是在理解抑郁症及其治疗方面。

2024-09-29

滴介导酶催化反应研究方面获进展

该研究提出的利用微滴界面高电场调控酶催化的策略,对于模拟酶、单原子催化剂等催化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2024-09-17

Theranostics:靶向泡结合超声对转移性肿瘤具有潜在治疗作用

本研究表明抗VCAM-1抗体功能化的MB能够选择性地结合体外表达VCAM-1的受刺激脑内皮细胞;并促进体内Gd-DTPA和IgG在转移性脑癌小鼠模型左荷瘤半球的外渗。

2024-09-25

两项研究:15个国家99%的瓶装水中存在永久化学物质,且茶包在泡制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纳米塑料

PFAS和MNPL作为两类新型污染物,正在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

2024-12-30

Cell:埃博拉病毒衣壳的细胞内组装机制为开发通用的抗病毒药物铺平道路

目前已知的所有致病性的丝状病毒物种,包括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都具有保守的核衣壳结构。

2024-09-30

中国科学家揭秘咽峡炎链球菌促胃癌的新机制,可改变肿瘤免疫环境,抑制T细胞助力癌细胞

本文的发现揭示了胃癌中不同瘤内微生物特征的预后和临床意义,并揪住了咽峡炎链球菌这个有潜力的胃癌治疗新靶点。

2024-12-03

Cell:北京大学陈鹏团队等开发多模态靶向嵌合体——Multi-TAC,同时招募多种免疫细胞靶向实体瘤免疫环境

该研究开发了一个多模态和可编程平台——多模态靶向嵌合体(Multi-TAC),该平台能够将多个治疗模块集成到单一药物中,从而在肿瘤-免疫微环境内实现多种免疫细胞的同时招募以及向肿瘤的靶向结合。

202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