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肠道微生物菌群或是指示机体健康的微型传感器

2018年7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年来,大量研究都阐明了多种人类疾病与特殊的肠道微生物组之间存在密切关联,而几乎所有的研究都只是单独地研究肠道微生物组与某一种疾病的关联,然而从医学角度来讲,大部分人群同时都会患上几种疾病,即“并存病”(comorbidities)。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研究人员对机体肠道微生物组与多种

2018-07-19

Science:鉴定出体内激活先天性免疫反应的微型生物反应器

2018年7月8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分子生物学教授Zhijian Chen和研究生Mingjian Du报道一种检测DNA的酶形成起着微型生物反应器作用的液滴,从而产生激活先天性免疫反应---身体首先对感染作出的反应---的分子。这项研究可能导致人们开发出治疗感染、自身免疫疾病和癌症的新疗法。相关研究结果于2018年7月5日在线发表在Scie

2018-07-08

Science子刊:利用磁性微型机器人在活动物体内靶向运送细胞

2018年7月4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香港城市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磁铁驱动的微型机器人(microrobot)将细胞运送到活的斑马鱼和小鼠体内的预定位点。他们提出使用这些具有头发宽度的微型机器人作为再生医学和细胞疗法的运送载体。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8年6月27日的Science Robotic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Development of a magnetic

2018-07-04

EULAR 2018:葛兰素史克狼疮药Benlysta长期治疗数据显示,器官损伤进展率低

2018年6月14日讯 /生物谷BIOON/ --英国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GSK)近日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举行的2018年欧洲风湿病学年会(EULAR2018)上公布了狼疮药物Benlysta(belimumab,贝利木单抗)2项新的分析结果。数据显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长期接受Benlysta治疗,器官损伤进展率低。SLE患者由于疾病活动和药物毒性而存在多器官系统不可逆损伤的风险。损伤

2018-06-14

中科院科学家建立器官特异性血管遗传靶向技术

5月15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周斌研究组在国际学术期刊Circulation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Genetic Targeting of Organ-Specific Blood Vessels 的最新研究成果。该项工作建立一套新的遗传操作系统以实现更加精确的遗传靶向,可用于基因敲除和过表达,并成功构建了心脏冠状动脉特异性Cre(CoEC-Cre)和大脑血管特异性Cre

2018-06-09

中美研究人员开发出可用于癌症诊断的微型弹性球

 中美两国的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与细胞尺寸相近的微型弹性球,可测量细胞间的压缩应力,这一技术有望用于癌症的早期诊断。14日发表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的研究显示,华中科技大学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尚佩恩分校的研究人员使用微流控芯片和弹性藻酸盐聚合物,制作出微型弹性球,其直径、力学和化学性质与细胞差不多。华中科技大学汪宁教授团队在弹性球中加入荧光纳米颗粒,以对弹性球的变形进行定量分析。

2018-05-24

很多器官和组织正常发育根本不需细胞凋亡

2018年5月26日/生物谷BIOON/---程序性细胞死亡,也被称为细胞凋亡,是一种以可控的方式清除体内的患病的、受损的或不需要的细胞以限制对身体造成的副作用和损害的正常过程。在20世纪40年代,细胞凋亡首次被描述为在胚胎发育中发挥作用。在过去的70年里,许多研究已提示着细胞凋亡在发育期间的大多数阶段和组织中起着关键作用。图片来自Cell, doi:10.1016/j.cell.2018.04.

2018-05-26

阿斯利康青睐 器官芯片技术有望加速新药发现

 近日,总部位于美国波士顿的Emulate公司与阿斯利康(AstraZeneca)的创新药物和早期开发(IMED)生物技术部达成协议,将其器官芯片(Organs-on-Chips)技术结合到阿斯利康的IMED药物安全实验室中。阿斯利康是首家与Emulate合作,将器官芯片技术整合进内部实验室的医药公司。自2013年起,阿斯利康就已经与Emulate在器官芯片技术方面进行合作。这两家公司曾

2018-05-21

什么是类器官?解读近年来类器官领域重要研究进展!

经过多年的研究,如今科学家们可以从病人体内取出一些细胞,放在培养皿中,培养出所谓的“类器官”,而类器官就是一种三维的微器官,与来源组织和器官高度相似,这一切都可以在实验室中完成。类器官可以说是神奇的“多面手”,它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发育,同时帮助我们治愈疾病。有了类器官,研究人员可以深入观察人体的变化、检验药物的功能以及发展实验室层面的再生治疗法。本文中,小编整理了近年来科学家们在类器官领域的

2018-04-30

Cell:构建出膀胱癌患者特异性的类器官,有助指导治疗

2018年4月28日/生物谷BIOON/---膀胱癌是美国第五大常见的癌症,但它是人们最不了解的疾病之一,这因为很少有动物模型能够反映这种疾病的生物学特征。在精准医学时代,对单个患者肿瘤的分子分析(molecular profiling)被用于鉴定这个患者体内的癌症驱动基因突变。这种知识可能有助医生选择最好的药物来抵抗癌症,但是这种分析并不总是能够预测患者对特定疗法作出的反应。类器官(organo

2018-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