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协和烜团队建立CAR-T精准干预自身免疫病新方法

北京协和医院张烜教授团队与北京大学药学院联合,创新性地开发了基于自身抗原肽的可控、通用型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新技术,并将其应用于自身免疫病的治疗。研究进一步应用化学生物学交叉学科手段,国际上首次将光控“开关”分子应用于CAR-T中,实现CAR-T的精确调控以减少不良反应炎症因子风暴。近日,系列研究成果发表于风湿病学领域顶级学术期刊《风湿病学年鉴》

2021-01-03

中国中医科学院推进做大做暨学部成立大会召开

12月19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在成立65周年之际,召开推进做大做强暨学部成立大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志勇出席会议。余艳红代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向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5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她指出,在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贺信精神引领下,在党和国家领

2020-12-20

陈俊教授:全球食管癌患者我国占一半,免疫治疗打破多年困局!

  12月19日,“肿瘤康复阳光行暨胸部肿瘤防治及康复系列科普活动启动仪式”在福州举办。本次活动采取“线下+线上”的模式,有超过41万人在线观看了直播。会后,我们有幸对“肿瘤康复阳光行”大型公益系列活动的发起人、福建省肿瘤医院18区特需病房负责人陈俊强教授进行了专访。

2020-12-22

联手!罗氏诊断-先声诊断转化医学卓越创新中心揭牌

2020年12月1日,日前,罗氏诊断生命科学部和先声诊断正式宣布达成进一步战略合作,并在南京隆重举行了“罗氏诊断-先声诊断转化医学卓越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双方表示将致力于新一代测序技术在肿瘤、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感染、药物基因组学等精准医学领域的开发、转化应用及商业化,为更多终端用户提供高品质的检测产品,共同推动前沿技术的探索和创新、精准诊疗的规范化应用以及转化医学的发展,造福更多中国患者。

2020-12-02

Nature:首癌症转移图谱出炉 涉及21个癌种500株人癌细胞系

绝大多数癌症死亡归因于转移,即肿瘤从一个器官扩散到另一个器官。然而现在几乎没有办法确定某个癌症是否会转移,其扩散的程度如何,会波及哪些组织或器官也很难判断。并且由于体内模型的复杂性,大规模的转移研究不切实际。近期,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Broad研究所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在动物模型中预测人类癌细胞的转移是可行的。12月9日,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在Nature杂志

2020-12-15

Nature公布2020十大年度人物:李兰娟、永振、谭德塞、福奇等上榜

2020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全世界都处在新冠疫情肆虐的风险之下。但越是危机时刻,越能见证不平凡。继顶级期刊《Nature》公布了“2020年度十大发现”后,今天,该期刊继续公布了“2020年度十大科学人物”,探讨了今年科学领域的重要进展以及这些科学进展背后默默付出的科研人员。李兰娟:提出封城建议李兰娟院士建议封锁武汉,以控制最早的COVID-19爆发。202

2020-12-16

罕见病创新药维万心®开出华东地区首处方

2020年12月8日,近期在国内获批上市的罕见病创新药物维万心®(氯苯唑酸软胶囊,Vyndamax®,61mg)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开出了华东地区首张处方。维万心是全球首个、也是唯一经批准治疗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心肌病(ATTR-CM)的口服药物,填补了此前我国ATTR-CM治疗领域无有效药物的空白,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创新性选择,为患者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2020-12-08

锋等团队开发新技术,为系统性遗传学研究奠定基础

 人类遗传学研究发现了成千上万个基因座的遗传变异与复杂的人类疾病之间的关联。特别是,对基于三重基因的全外显子测序(WES)的分析表明,存在大量的从头丧失功能的变异,这些变异导致了神经发育病理的风险,包括自闭症谱系障碍和神经发育延迟(ASD / ND) 。与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确定的常见变体相比,此类从头风险变体通常具有较大的效应量,高度

2020-12-03

800以上!三级医院床位标准再提升

 要申请设置一家三级医院,要开多少张床位?一直以来,业界都清楚按照卫健委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三级医院住院床位总数需要在500张以上,而据《看医界》了解,在各地新建大医院的浪潮下,有些省市升级了三级医院床位标准。根据《天津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规划(2015-2035年)(2019修订)版》,天津新建、改扩建医院的配置标准提出了新的指标。在容纳病床数

2020-11-25

两篇《科学》揭示:新冠病毒感染性,原来另有关键因素

 顶尖学术期刊《科学》同时上线两篇研究论文,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两支科研团队背靠背地发现,有一个过去未知的关键因素增强了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宿主细胞的能力:除了众所周知的ACE2受体外,宿主细胞上另一种叫作神经纤毛蛋白(Neuropilin-1,简称NRP1)的受体,同样会与新冠病毒的S蛋白相结合,作为辅助,把病毒“拉”入细胞。这一突

20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