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寨卡病毒感染引发神经系统异常
目前绝大部分媒体对美国境内塞卡病毒流行趋势的报道都集中在其与"小头病"(即导致新生儿头骨与脑部畸形的一种神经异常疾病)的关系上。然而塞卡病毒被认为与Guillain-Barré综合征(GBS),即一类罕见但是也十分严重的神经疾病(有时会导致暂时性的麻痹,或可致死)也具有一定的联系。
Science:高风险阿尔兹海默氏症的年轻人或大脑存在异常
最近,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德国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表示,有患阿尔兹海默氏症风险的年轻人的大脑或许在处理空间导航上相比正常个体存在一定差异。研究者指出,当然是否这种大脑改变是患阿尔兹海默氏症的先兆还不得而知,目前具体的研究机制还并不清楚,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才可以得知。
乐卫东:自噬异常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在2014自噬转化医学与疾病研讨会上,乐教授就“自噬异常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为我们做了精彩分享。 乐卫东,****计划特聘神经病学教授,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健康所研究员。
PNAS:弗立特里希氏共济失调患者铁代谢异常
2012年11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形式铁的存在有助开发出一种致命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弗立特里希氏共济失调有效治疗方式,这类疾病会导致步态不稳、言语障碍、心脏疾病、糖尿病等症状。 在今天的PNAS杂志上刊出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在一种罕见疾病弗立特里希氏共济失调的研究中或的论文突破性进展。
:精神分裂症患者特定神经回路异常
日本研究人员最新报告说,他们在利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分析脑部图像时,发现了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脑内神经回路异常。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研究精神分裂症新疗法。 京都大学的研究小组着重研究了连接丘脑和额叶的神经回路。丘脑位于脑的中心部,是产生意识的核心器官,被认为负责统管各种信息,而额叶是大脑皮层的一部分,被认为负责思维、演算和情感。
:BRCA1基因突变乳腺癌中的RB1基因异常
6月15日,Cancer Research杂志在线报道了BRCA1基因突变携带者的乳腺癌研究的最新进展。生殖细胞系BRCA1基因突变携带者的乳腺癌常显示基底样分子亚型的典型特征。然而,BRCA1功能失调导致哪些基因反复突变尚不清楚。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利用基因表达谱对577例乳腺肿瘤进行分子亚型分类,其中包括72例乳腺肿瘤BRCA1/2突变基因携带者。
Neuron:线粒体长度异常与神经变性疾病的关系
哈佛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产生能量的细胞器即线粒体的长度异常会促进神经变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发生于发展。 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于阿尔茨海默氏症和tau蛋白有关的疾病中的线粒体作用,但线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的博士后研究员Brian DuBoff研究表示:粒体与上述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仍是未知的。更深入地了解线粒体的功能和阿尔茨海默氏症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引导我们在未来开发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手段。
Science:蛋白Trim28阻止胚胎DNA移除甲基标记而抑制发育异常
当哺乳动物卵细胞受精时,它必须经历一种基因组“复位(reset)”,即将它转化为能够发育成全部成体组织的胚胎细胞。如今,来自新加坡A*STAR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的Daniel Messerschmidt和同事们鉴定出蛋白TRIM28在这种重编程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Brain:肿瘤抑制基因Merlin的缺失导致肿瘤异常生长的机制
2013年5月20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普利茅斯大学Peninsula Schools of Medicine and Dentistry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研究首次发现一个特定肿瘤抑制蛋白的缺失是如何导致大脑和神经系统肿瘤异常生长的机制。 这项研究发表在Brain杂志上,肿瘤抑制基因存在于我们的身体细胞中,防止细胞分裂异常。
精神分裂症早期发病患者表现出异常的面孔情绪识别
精神分裂症的一个重要社会认知功能缺损是面孔情绪识别异常,其异常程度也是病人功能恢复的一个关键性决定因子。该领域已有的研究存在几个方法学上的问题:首先,被试常常是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缺乏对于早期发病病人或者疾病潜伏期个体的探讨;其次,对普通人而言,面孔情绪识别很大程度上受到情境信息的影响,而目前很少有学者关注情境信息是如何影响病人的面孔情绪识别的;最后,面孔情绪识别是一个动态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