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report:日本科学家发现抗病毒免疫新机制
天然免疫应答对于抵抗病毒的感染十分重要。RIG-I与MDA-5是最常见的细胞内部识别病毒RNA的信号分子,它们的识别与激活能够传递胞内的抗病毒免疫反应。MDA-5能够识别较长的双链RNA分子,而RIG-I识别的序列长度较短。
美发现能识别多种流感病毒菌株的人类广谱抗体
美国科学家在8月8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撰文指出,他们最新发现了一种能识别30多种流感病毒菌株的人类广谱抗体,更多地了解这种抗体有助于科学家研制出长期有效的流感疫苗。 波士顿儿童医院的斯蒂芬?哈里森和同事在一名男性志愿者体内发现了这种名为CH65的中和抗体,其能黏附在流感病毒表面的血细胞凝集素蛋白质上,从而中和流感病毒的毒性,阻止病毒入侵人体细胞。
Science:抗病毒药物研发需要另辟蹊径
尽管目前可以导致人类疾病的病毒有数百种之多,而被批准的抗病毒疗法只有不到10中。大多数被批准的抗病毒药物针对的是病毒持有的酶类物质,包括蛋白酶与DNA聚合酶等。这类直接作用于病毒的抗病毒药物(direct acting
中科院研究鱼类抗病毒天然免疫获进展
中科院研究鱼类抗病毒天然免疫获进展
RIG-I样受体(RIG-I like receptors,RLRs)是一类新发现的模式识别受体,能够识别细胞质中的病毒RNA,在抗病毒天然免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RIG-I样受体包括3个成员, 即视黄酸诱导基因I (RIG-I)、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 (MDA5)以及LGP2。
首个抗病毒蛋白质生物农药诞生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获悉,我国首个防治植物病毒病的蛋白质生物农药——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研制成功,即将进入规模化生产和市场推广阶段。这种“植物疫苗”将在植物病毒病的防治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Nat Stru&Mol Bio:刘迎芳等抗病毒蛋白ZAP活性区域晶体结构与功能研究获进展
ZAP氨基端(N-ZAP)三维结构图 3月11日,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刘迎芳研究组和高光侠研究组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抗病毒蛋白ZAP活性区域的晶体结构与功能研究(Structure of N-terminal domain of ZAP indicates how a zinc-finger
Immunity:新研究推翻抗体是抗病毒免疫所必需的现有理论
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 VSV)颗粒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片,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一项新研究推翻人们早已完善的理论,即抗体是抗病毒免疫所必需的,并揭示免疫系统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机制之间存在的意想不到的伙伴关系在宿主对抗一些病毒感染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默沙东启动抗病毒药物letermovir III期研究
默沙东启动抗病毒药物letermovir III期研究,该药开发用于预防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欧盟和FDA均已授予letermovir孤儿药地位,FDA同时授予该药快车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