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子刊:蜘蛛丝增强p53抗癌能力,有望开发出广谱mRNA癌症疫苗
p53是一个拥有广泛而强大功能的抑癌基因,超过一半的肿瘤患者带有p53基因突变。p53基因突变是肿瘤发生、发展、治疗耐药性和预后不良的重要驱动力。自1979年p53基因被发现以来,就一直是分子生物学和肿瘤学的“明星分子”。在Pubmed数据库中用p53为关键词搜索,可以找到超过十万篇文献。在 Nature 杂志2017年的一项统计中,
Nature子刊:科学家揭示心脏代谢疾病谱的微生物组和代谢组特征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受易感性、衰老、性别和多种环境暴露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影响,而饮食、体育活动和吸烟等环境因素可能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来发挥其致病作用。目前关于非传染性疾病的微生物组和代谢组研究很少关注研究结果的主要混杂因素,如常见的、发病前的和共发病的条件或多药治疗。
寒风下创新药企的突围之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和许多其他行业一样,通过技术创新和基础科学的进步,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在竞争中不断淬炼,在全球价值链上不断攀升,进一步渗透进发达国家主导的生物医药国际分工体系,是时间问题,而不是能否问题。
欧盟CHMP推荐批准Jardiance(恩格列净):首个治疗整个心力衰竭疾病谱的疗法!
Jardiance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显著改善整个心力衰竭疾病谱(包括HFrEF和HFpEF)患者预后的疗法,无论射血分数如何。
Science: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抑制广谱sarbecoviruses感染的新型抗体 未来或有望帮助靶向作用SARS-CoV-2!
2022年1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理解广谱中和性sarbecovirus抗体反应是开发新型疗法针对SARS-CoV-2突变体即未来人畜共患sarbecovirus病毒的关键。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题为“Antibody-mediated broad sarbecovirus neutralization through A
Nature:我国科学家在水稻对稻瘟病真菌广谱抗性的遗传和分子机制方面取得新突破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何祖华(He Zuhua)课题组报告了一个新的免疫-代谢调控网络,并在赋予水稻对稻瘟病真菌广谱抗性的遗传和分子机制方面取得了突破。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12月15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
《科学》子刊:临床前肿瘤研究不靠谱的原因找到了
当了这么多年实验狗,咱都知道,体外实验的结果,到了体内实验又被推翻实在太常见不过……好些癌症新药,临床前研究数据多么漂亮,到临床上还是不行,说多了都是泪。也没办法,生理病理环境确实复杂,一个小小的条件不同,敏感的癌细胞就给你玩上七十二变了。近期,《科学·进展》杂志发表了来自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1],科学家们发现,癌症相
Nature:水稻广谱抗病的免疫代谢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Natur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何祖华研究组题为NLRs guard metabolism to coordinate pattern- and 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的研究论文,揭示出一条新的广谱免疫代谢调控网络。研究发现,水稻广谱抗病NLR受体蛋白通过保护免疫代谢通路免
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种新型全寄生虫疫苗 或有望提供广谱的抗疟效果!
来自格里菲斯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开发抗击疟疾的新型疫苗研究上又迈出了重大一步,文章中,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能够冻干的广谱疟疾疫苗,其非常适合于在疟疾流行的国家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