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ACI:识别出特应性皮炎的新型易基因位点

来自芬兰奥卢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5个会让机体易于患上特应性皮炎的新型基因位点,基于三个广泛的生物样本库,本文而研究或能帮助科学家们理解该病发生背后的致病机制,或为后期科学家们开发新型疗法提供新的线索和思路。

2021-09-20

高灵敏柔性离子凝胶压皮肤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机器人研究所朱向阳教授、谷国迎教授团队联合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Carmel Majidi教授在Advanced Materials期刊上提出了一种高灵敏的柔性离子凝胶压感皮肤,利用超高电容机理,实现了超宽的压力检测范围、快速响应时间、高电容基线(nF-μF级)和高信噪比,在生理信号监测、多点传感阵列、残疾人软体假肢手触觉反馈等

2021-08-15

一项大规模研究:“夜猫子”更容易抑郁,主观幸福感也更低...

  昼夜节律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的内源性计时系统(俗称生物钟),大约以24小时为一个周期,控制着身体一系列生物过程,包括激素分泌、代谢循环和对病原体的免疫保护等。通常,根据昼夜偏好不同,人们可以被划分为喜欢早睡早起的人(“百灵鸟”),或喜欢晚睡晚起的人("夜猫子")。昼夜偏好被认为是个体昼夜节律系统的一种行为表现。个体昼夜偏好也与疾病发

2021-06-15

Nature:饥饿如何增强小鼠对食物的学习能力?

2021年7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表达刺鼠相关肽(agouti-related peptide,AgRP)的神经元能被禁食所激活,而禁食会导致饥饿,饥饿会促使机体寻求和消耗食物;禁食会使AgRP神经元的活性在三个不同的时间尺度上恢复到基线,快速而短暂地随着食物线索进行感官检测,且缓慢而持久地对肠道中的营养物质响应,甚至更为缓慢而永久性地恢复

2021-07-17

Nat Commun:揭秘大脑中的微循环回路调节机体恐惧的分子机制

2021年7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恐惧感的消退是一个适应性过程,即在重复经历与此前恐惧相关的刺激而未受到伤害之后,机体防御性反应就会减弱。消失记忆的形成会涉及多种皮质边缘结构的相互作用,从而导致中央杏仁核(CEA,central amygdala)输出减少;然而最近有研究表明,中央杏仁核不仅仅是恐惧反应的输出中转站,还包含了多个神经元亚群,

2021-07-21

欧盟批准强效首创MC4R激动剂Imcivree:重建能量消耗/食欲控制,减少饥饿,降低体重!

Imcivree可恢复MC4受体通路功能,治疗MC4R通路缺陷型肥胖症。

2021-07-24

研究人员编辑病基因 创制水稻广谱抗病新材料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有害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水稻感病基因,实现了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广谱抗病性改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学报(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上。据宁约瑟研究员介绍,稻瘟病(Rice blast)和白叶枯病(Bacteria l

2021-07-08

科学家发现调节饱腹的脑环路

  近期,来自美国的科研团队发现了一个动态调控饱腹感的全新的多巴胺能(DA)神经环路,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标题为“A hindbrain dopaminergic neural circuit prevents weight gain by reinforcing food satiation”。研究发

2021-06-26

分泌素或能通过激活人类机体的棕色脂肪组织来诱导饱腹的产生!

2021年6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棕色脂肪组织(BAT,Brown adipose tissue)的产热是由喂食行为所激活的,最近研究人员揭示了一种分泌素(Secretin)所介导的肠道-BAT-大脑轴,其能刺激小鼠的饱腹感,但在人类机体中饮食所诱导的BAT激活的目的,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Metabo

2021-06-28

Molecular Psychiatry:生物钟紊乱或可增加抑郁风险,早睡早起的人更幸福

昼夜节律,即人们常说的生物钟,已得到科学家的广泛研究。昼夜节律赋予了人类行为和生理学的时间模式,使身体内在与外在环境的预期变化保持一致。可见,生物钟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021-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