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Rep:年龄增长及机体衰老或会对肠道微生物组产生显著影响
来自西达赛奈医学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衰老或会引起人类小肠组织的微生物组出现明显的改变,而这一点与药物或疾病负担所引起的变化不同。
Nat Genet:高DNA突变率并不是导致年龄相关疾病的唯一原因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韦尔科姆基金会桑格研究所、伯明翰大学、爱丁堡大学、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和中国香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DNA中积累的小突变不太可能是造成衰老的全部原因。他们指出人类细胞和组织可以积累比正常情况下多得多的突变,而身体却没有显示出与衰老有关的特征。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10月的Natur
Cardiovascular Research:MMP-2敲低通过降低弹性蛋白降解和增强eNOS激活来钝化年龄依赖性颈动脉僵硬
动脉硬化是血管老化的一个标志,它先于并强烈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大弹性动脉的年龄依赖性硬化主要归因于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 水平的增加。然而,年龄依赖性动脉僵硬和MMP-2之间的机制联系仍不清楚。
研究报道性别和年龄对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
中性粒细胞是人体血液中最丰富的白细胞,在先天免疫反应中构成第一道防线。中性粒细胞寿命较短,一旦进入到血液,细胞寿命仅为为10 - 18小时,给研究带来很大困难,因此,机体衰老对中性粒细胞生物学的影响,以及性别相关的中性粒细胞功能差异,科学家仍然所知甚少。近期,美国科学家揭示了性别和年龄对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
眼科消费结构升级,佳能打印助力高端医疗服务
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以及青少年不良用眼习惯问题的持续,我国眼科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眼科及其他门急诊数量均逐年上升,从2015年的20.4百万人次增长至2019年的33.5百万人次,期间复合增长率达到13.2%。
人类的大脑结构和特性为何第一无二?
来自耶鲁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发育中的人类大脑的基因表达和结构的关键变化,这或许就使得人类大脑在所有动物物种中是独一无二的。相关研究结果或有望帮助理解人类常见的发育疾病和大脑疾病发生的机制。
科学家发现利用人工智能可高效预测蛋白质分子结构
近期,美国谷歌公司的科学家开发并利用AlphaFold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方式高效预测了35万种蛋白质的分子结构。相关研究成果在《Nature》发表,题为:Highly accurate protein structure prediction for the human proteome。解析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对于基础研究、药物研发和疾
科学家利用人类干细胞制造出了胚胎样结构!
来自加州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利用人类干细胞创造出了胚胎样的结构,相比由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的自然胚胎不同,这种结构是由所谓的多能干细胞结合所形成,这些多能干细胞拥有发育为特殊类型细胞的能力;尽管这些胚胎样结构与真正的胚胎存在一些关键差异,但创造它们的技术对于回答有关人类发育的公开问题至关重要,而这并不需要所捐赠的胚胎。
研究报道红藻藻胆体-光系统II复合体的原位冷冻断层三维结构
海洋藻类为适应海底微弱的光环境进化出不同于高等植物的捕光系统。藻胆体(phycobilisome, PBS)则是蓝藻和红藻位于类囊体膜上的色素-蛋白超分子捕光复合体, 具有高效捕获传递光能的作用。藻胆体捕获的光能进一步传递给镶嵌于类囊体膜内的光系统II(photosystem II, PSII),在这个重要场所进行电荷分离,利用光能分
Nature:从结构上揭示丙型肝炎病毒进入人细胞机制,有助于开发出HCV疫苗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描述了丙型肝炎病毒(HCV)表面上的一种称为包膜糖蛋白E2的关键蛋白的结构,以及它如何与在一些人类细胞表面上发现的称为CD81的受体进行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