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ESSA与安斯泰来合作:启动雄激素受体N-末端结构域抑制剂EPI-7386 II期临床!

EPI-7386抑制雄激素受体N-末端结构域,Xtandi抑制雄激素受体配体结合结构域。2种疗法联合应用,将同时靶向作用于雄激素受体的2端,带来更深入和更广泛的抑制作用。

2022-01-22

Ann Rheum Dis:Tenascin-C可通过激活Hippo信号促进强直性脊柱炎末端新骨形成

在本研究中,实验团队发现TNC参与了AS的病理新骨形成,可以认为这是一种特殊的异常组织重塑形式。然而,尽管研究结果提供了TNC通过调节ECM的生物力学特性和增强软骨形成来促进病理新骨形成的证据,考虑到它在免疫调节和炎症中发挥多方面的作用,TNC还可能在AS的韧带微环境调节或慢性炎症的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继续研究这一多功能分子(TNC)在A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将是非常有意义的。

2021-04-26

Sci Signal: GRK5 N末端多肽可缓解超负荷心肌肥大和心力衰竭

基因表达的异常变化是导致超负荷心力衰竭,从而导致适应不良的心脏肥大,心室重构和收缩功能障碍的基础。此前研究表明,G蛋白Gq产生的细胞内信号会触发适应不良和心力衰竭,其中部分是通过激活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5(GRK5)引起的。肥大性刺激诱导心肌细胞核中GRK5的积累,并通过多种转录因子(包括NFAT)调节病理性基因的表达。 此外,研究表明GRK5的向细胞核转运的

2021-04-02

Cell:N末端结构域抗原图谱揭示SARS-CoV-2的脆弱位点

2021年3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科学家们了解到,抗击COVID-19感染的抗体识别出了大流行冠状病毒SARS-CoV-2的一个较少研究的区域。这些抗体在以前感染患者的血液样本中被发现,并被发现能有效地防止病毒感染细胞。SARS-CoV-2刺突蛋白是打开细胞大门的钥匙,抗体与刺突蛋白结合来阻断这一功能。人们对研究靶向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结构域(R

2021-03-23

Nature:揭示胚胎干细胞利用独特的策略保护它们的染色体末端

2020年11月29日讯/生物谷BIOON/---通常而言,位于染色体末端的端粒随着细胞的每次分裂而缩短。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小鼠胚胎干细胞(mESC)有一种独特的方式来保护它们的端粒。他们发现mESC并不像大多数细胞那样,将暴露的端粒作为受损的DNA处理,而是调用通常仅在发育的最早阶段使用的基因,以避免不必要的D

2020-11-29

Nature:揭示多能性干细胞不依赖于TRF2的染色体末端保护机制

2020年11月29日讯/生物谷BIOON/---端粒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它保护我们的DNA,确保细胞健康分裂。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干细胞中的端粒保护机制是极其独特的。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11月25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TRF2-independent chromo

2020-11-29

Nature:首次实时观察染色体末端修复过程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开发出首个系统来观察新合成的端粒中断裂的DNA的修复。这一进展对设计新的癌症药物产生重要影响。

2016-10-22

GENE DEV:钝性末端端粒亦可保护染色体末端

7月18日,GENE DEV杂志在线报道,在被子植物中科学家发现不同于以往认识的钝性末端端粒保护结构。 单链端粒DNA突出结构,被认为是进化上保守的基本结构元件,发挥保护染色体末端的重要功能。以前人们认为,此DNA突出结构在端粒部位的形成,由前导链机制复制导致。此过程涉及一种机制尚不清楚的DNA复制后钝性末端处理。

2012-11-18

Cell:揭示将端粒酶运送至染色体末端的机制

干细胞是特别的。它们存在于肌肉、皮肤、器官和骨组织之中,并且能够等待几年或几十年的时间,直到它们被激活来替换受损或丢失的组织。它们长寿的一种秘密在于一种被称作端粒酶的酶,这种酶能够让限制其他细胞寿命的分子时钟(molecular clock)不停歇地滴答运转。这种细胞青春之泉阻止我们的染色体渐近性缩短。但是端粒酶的存在也是一把双刃剑:确保干细胞寿命长的端粒酶活性也能够让癌细胞长时间地分裂。

2012-11-18

IJP:生长激素拮抗剂N-末端PEG药效学研究获进展

生长激素拮抗剂(GHA)是生长激素的类似物,可通过阻止生长激素与其受体的结合,降低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I)的水平,从而达到治疗肢端肥大症等疾病的目的。然而,GHA在体内的血浆半衰期只有15~20分钟,限制了GHA的临床应用。聚乙二醇(PEG)修饰可以延长GHA的血浆半衰期。然而,由于PEG链产生的空间屏蔽作用,降低了GHA的生物学活性。

2013-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