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干细胞疗法最新研究进展一览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近期科学家们在干细胞疗法研究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大家一起学习!【1】Nature:重大进展!新方法改善干细胞疗法安全性doi:10.1038/s41586-018-0733-7在澳大利亚南部,一种传染性的面部肿瘤在袋獾(Tasmanian devil)中肆虐。在袋獾为争夺食物或交配权而相互撕咬时,肿瘤细胞会借机进入被咬的袋獾脸上的伤口,并以惊人的速度扩散,造成袋獾脸部溃烂,

2018-11-23

这款干细胞疗法拯救了哈佛学生的生命 正在扩大上市范围

11月20日,美国CBS报道了一则干细胞拯救生命的事迹。这是未来医学的活生生例子,在革命性干细胞疗法的帮助下,十几年前危在旦夕的三年级男生如今走进了哈佛医学院的学堂,享受着属于他的健康生活。案例:干细胞有时真的是“救命稻草”这则案例的主人公名叫卡梅伦(Kameron Kooshesh),目前就读于哈佛医学院。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他被诊断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于是开始了两年半的强化疗。在这过程中,他开

2018-11-22

FDA批准首款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疗法

 今日,Sobi和Novimmune SA公司联合宣布,美国FDA批准双方共同开发的干扰素γ(IFNγ)抗体Gamifant(emapalumab-lzsg)上市,用于治疗儿童或成年原发性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患者。这些患者患有复发/难治性疾病,在接受常规HLH疗法后疾病继续恶化,或对常规疗法不耐受。Gamifant是FDA批准的首例针对HLH的疗法,这代表着治疗原发性HL

2018-11-21

新方法改善干细胞疗法安全性

2018年11月18日/生物谷BIOON/---在澳大利亚南部,一种传染性的面部肿瘤在袋獾(Tasmanian devil)中肆虐。在袋獾为争夺食物或交配权而相互撕咬时,肿瘤细胞会借机进入被咬的袋獾脸上的伤口,并以惊人的速度扩散,造成袋獾脸部溃烂,气道堵塞,难以进食,在饥饿中死去。这种面部肿瘤的可怕之处在于被咬的袋獾的免疫系统并不识别这些肿瘤细胞,因而它们并未遭受免疫排斥,这样肿瘤就能够在被咬的袋

2018-11-18

中科院专家:干细胞疗法将为传统医疗无法攻克的疾病提供治疗的新方向!

近日,在第二届官洲国际生物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神经解剖学家苏国辉表示,在疾病的治疗中,一些传统方法可能没办法攻克疾病的防线,但是未来干细胞或许可以提供一个治疗的新方向,打击肿瘤等疾病。苏国辉院士发展至今,干细胞技术在疾病治疗的中潜力已经受到的诸多国内外专家院士以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认可。近期,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Thomas C. Sudhof教授就表示, “我们可以把疾病进行控制,干细胞

2018-11-20

研究发现抗抑郁药物氟西汀可缓解SHANK3基因突变猴自闭症核心症状

  自闭症的发病率占普通人群的1%,目前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编码突触后骨架蛋白SHANK3的单基因突变是导致自闭症最常见的遗传因素。尽管SHANK3突变小鼠为解析自闭症发病机制提供重要模型,但考虑到人与鼠在行为学和脑解剖学方面的种间差异,使用小动物来模拟自闭症和推动临床转化应用面临巨大挑战。与暨南大学教授李晓江和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姜永辉合作,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张永清

2018-11-08

Nat Commun: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微型支架有望增强干细胞疗法的作用效果

2018年11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罗格斯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小型的可生物降解的特殊支架,其或能有效移植干细胞并运输药物,来帮助治疗多种人类疾病,比如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疾病、大脑退化、脊髓损伤和创伤性脑损伤等。图片来源:KiBum Lee, Letao Yang and S

2018-11-08

自闭症患者大脑中的GABA受体密度是正常的

2018年10月20日/生物谷BIOON/---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认为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由大脑中的激发和抑制之间的某种不平衡引起的。特别是,已有研究指出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控制的信号,不论是低水平的GABA还是低水平的GABA受体,都是与众不同的。GABA 受体可根据其不同的药理特征分成3 种类型:GABA-A 、G

2018-10-20

母体肥胖和糖尿病竟与儿童自闭症存在关联!

2018年10月3日/生物谷BIOON/---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孩子由肥胖的母亲产下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在美国,23.4%的女性在怀孕前是肥胖的[1]---这一数字代表了一种日渐突出的现象。根据美国全国营养计划登记处的数据,从1994年到2014年,美国怀孕前肥胖妇女的比例上升了86%。这种越来越常见的疾病与儿童出生时是肥胖的以及表现出增加的患上心脏病、糖尿病、认知和行为上的障碍以及其他的神经

2018-10-03

大量干细胞疗法是骗局?《自然》:打破间充质干细胞神话

干细胞又被称为“种子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在医疗领域依靠其“干性”可以有望实现细胞替代和组织再生。然而,临床研究应用最热门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正在遭遇身份危机:是否应该被称作“干细胞”有待商榷。北京时间9月27日凌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表评论文章,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研究员和庆应义塾大学项目教授Douglas Si

2018-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