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零的突破”:陈国强教授荣获国际代谢工程奖
陈国强教授开发的技术已经在合成生物学产业中得以应用,《人民日报》曾评价:“在合成生物学和‘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制造PHA生物塑料的道路上,陈国强团队使我国处于世界领先的水平。”
2023-04-03
Nature子刊:竺淑佳研究组揭示NMDA受体功能多样性的分子基础
GluN2D富集表达于下丘脑、杏仁核等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的脑区。竺淑佳研究组发现,GluN1-N2D受体具有一个比其他亚型更闭合的氨基端结构域,从而使它具有较低的通道开放概率。
2023-04-12
靶向蛋白降解技术在G蛋白偶联受体中的应用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是细胞蛋白质降解的主要途径之一。近年来,人们开发了UPS人工降解靶蛋白的方法。靶向蛋白质降解物作为发现研究的生物工具是非常有用的。
2023-03-31
竺淑佳团队揭示NMDA受体功能多样性的分子基础
2023年3月24日,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期刊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竺淑佳研究组题为Disti
2023-03-30
Nature:纤维状肌动蛋白作用于细胞核中的雄激素受体,促进男性性特征的呈现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来自德国弗莱堡大学和基尔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肌动蛋白作用于细胞核,部分负责男性性特征的呈现。相关研究结果于2023年3月27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
2023-04-13
Nature子刊:清华大学曾坚阳团队开发预测T细胞受体和抗原表位互作的AI模型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曾坚阳团队开发了TEIM模型,通过小样本学习(Few-shot learning)的思想来准确预测TCR-epitope在残基水平的相互作用和结合信息。
2023-04-10
iScience:魏平团队利用模块重组设计新型嵌合抗原受体,为新一代CAR-T提供筛选平台
该工作利用模块重组设计了一系列新型嵌合抗原受体(CAR),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工具包及设计思路。
2023-04-06
基因工程改造细菌,让它们组成自杀小队,激活免疫系统对抗癌症
该研究设计了表达趋化因子的大肠杆菌来激活和招募先天性抗肿瘤免疫反应和适应性抗肿瘤免疫反应,提供了一种癌症免疫治疗新策略。
2023-03-13
Nature子刊:心脏中的雌激素受体,被发现可以调控女性肥胖
细胞外囊泡及其携带的分子货物是一种系统信号调节器,可以到达并影响身体的其他器官和组织,包括脂肪组织和骨骼肌。这也为细胞外囊泡介导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之间的信息交流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案例。
2023-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