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揭示大脑内部指南针工作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和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员通过用最新的大脑成像技术跟踪神经活动,对大脑中给我们带来方向感的部分有了新的认识。
2023-03-31
PNAS:新研究揭示网格蛋白在免疫突触中起着关键作用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英国牛津大学肯尼迪风湿病研究所的Mike Dustin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解释了信息如何在免疫突触中传递。这项研究可能对未来的疫苗开发和免疫疗法开发产生影响。相关研究结果于2023年2
2023-03-07
Nat Neurosci:揭示一种调节与帕金森病进展有关的病理性α-突触核蛋白传播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和中国华东理工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调节与帕金森病进展有关的病理性蛋白---错误折叠的α-突触核蛋白---传播的机制
2023-03-08
打破肿瘤耐药性僵局,PROTAC先驱发布首个RIPTAC药物临床前数据,将于今年内开展IND准备工作
Halda 首席科学官 Kat Kayser-Bricker 博士表示,当前主要候选管线的首批数据证明了 RIPTAC 药物模式的独特机制以及在前列腺癌症模型中所展示的临床前活性。
2023-03-01
Cell子刊:复旦大学科学家成功建立首个具有功能性突触的耳蜗类器官,再现听觉单元早期发育!
诺贝尔奖获得者吉尔伯特曾说过:“用不了50年,人类将能用生物工程的方法培育出人体的所有器官。”
2023-02-06
Molecular Therapy Nucleic Acids: CDR1as通过控制miR-7的可获得性调节α-突触核蛋白介导的缺血性脑损伤
局灶性脑缺血迅速改变了几类非编码RNA(NcRNAs)的表达,包括环状RNAs(CircRNAs)、微小RNAs(MiRNAs)和长ncRNAs(LncRNAs)。
2023-01-30
中国科研人员揭示猴痘病毒聚合酶全酶工作的分子机制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毒性疾病。2022年7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猴痘疫情为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前全球已有82000多人感染猴痘病毒。
2022-12-19
Nature:从结构上揭示端锚聚合酶工作机制,为开发出更好的抗癌药物奠定基础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伦敦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揭示了一种参与一系列细胞过程的关键蛋白的内部工作原理,这可能为开发更好的和毒性更低的癌症药物铺平道路。
2022-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