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Frontiers of Medicine :膜性肾病和其他类型肾病的比较分析和诊断模型的建立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科朱晗玉和陈香美等在Frontiers of Medicine 发表研究论文《膜性肾病和其他类型肾病的比较分析和诊断模型的建立》(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embranous and other nephropathy subtypes and establishment of a diagnostic mo

2021-07-12

Nat Commun:表观遗传学代码重塑的染色质状态或能赋予小鼠肝脏一定的再生潜能

2021年7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研究人员推测,对肝脏再生至关重要的基因表达的高度控制模式是由静止的肝脏细胞中的表观遗传学代码所编码的;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题为“Chromatin states shaped by an epigenetic code confer regenerative

2021-07-10

Nature:科学家在小鼠机体中识别出肠道菌群和社交行为之间的神经关联

2021年7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动物之间的社会互动介导着基本的行为,包括交配、养育和防御。而肠道微生物群有助于促进小鼠的社会活动,但调节这种复杂行为的肠道-大脑关联及其背后潜在的神经基础,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题为“Microbiota regulate social behaviour via stres

2021-07-04

Sci Adv:小鼠和人类机体的种系细胞或能重置其生物学年龄

2021年6月30日 讯 /生物谷BIOON/ --种系不老化的概念要追溯到19世纪的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所提出的观点,然而由于新陈代谢活跃,种系会随着时间不断积累损伤和其它变化,也就是说其也会衰老。为了使得新的生命以同样的年轻状态开始,种系就必须在后代中恢复活力。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ce Advances上题为“Epigenetic clock

2021-06-30

JEM:开发出一种新型小鼠模型可能是开发更好HIV疗法的关键

2021年5月28日讯/生物谷BIOON/---普通小鼠不能感染HIV,因此以前的HIV小鼠模型使用了携带人类干细胞或CD4 T细胞的小鼠,其中人CD4 T细胞是一种可以感染HIV的免疫细胞。但这些模型往往效用有限,因为人类细胞很快就会将小鼠宿主的组织视为“外来的”,并进行攻击,使小鼠患上重病。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独特的临床前小鼠模型。为

2021-05-28

Nature 子刊:MIR-802对小鼠小肠潘氏细胞功能和肠细胞分化的调节作用

肠上皮是集消化、免疫、神经内分泌和再生功能于一体的复杂结构。上皮动态平衡是由不同上皮细胞类型的协调串扰来维持的。肠上皮完整性的丧失在炎症性疾病和胃肠道感染中起着关键作用。在这里,作者证明了肠道富集的miR-802是肠上皮细胞增殖、潘氏细胞功能和肠细胞分化的中央调节因子。基因消融mir-802可导致小鼠小肠葡萄糖摄取减少,肠细胞分化障碍,潘氏细胞功能增强,肠上

2021-06-29

Science:科学家在小鼠大脑中发现两种新型的胶质细胞

2021年6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成年小鼠的脑室-室下区(V-SVZ,ventricular-subventricular zone)中静息神经干细胞(NSCs,Quiescent neural stem cells)经过激活后能产生神经元细胞和一些胶质细胞。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题为“Release of stem ce

2021-06-17

Nat Commun:新方法富集造血干细胞,有望培育出更好的骨髓嵌合小鼠

2021年6月20日讯/生物谷BIOON/---为了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中的免疫系统,科学家们通常使用经过基因操纵的小鼠造血干/祖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 HSPC)作为一个强大的模型系统。这些研究在与一些人类疾病的斗争中极具价值。然而,目前的实验方案是复杂的、耗时的和昂贵的。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

2021-06-20

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分离的人类共生菌可预防饮食诱导的小鼠肥胖和代谢紊乱

本文目的研究是从人体肠道分离的新型丁酸产生菌--韦氏不动杆菌J115T在普通人群和代谢综合征患者中的丰度和流行情况。以饮食诱导的肥胖和糖尿病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该细菌对宿主代谢的影响。最终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J115T直接有益于宿主代谢,是开发针对肥胖和相关代谢性疾病的下一代有益细菌的有力候选者。图片链接:doi:10.1136/gutjnl-2020-

2021-06-16

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细胞外小泡可促进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脑血管生成、脑重塑和神经功能恢复

来源于右侧细胞类型的间充质基质细胞(MSC)来源的小细胞外小泡(SEV)可促进中风的康复。在这一过程中,微血管重塑起着核心作用。因此,作者研究了MSCsEVs对体外培养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CMEC/D3)增殖、迁移和管状形成的影响,以及对小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后缺血后血管生成、脑重塑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在体外,从低氧(1%O2)而不是“常氧”(

2021-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