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气象局:三峡工程对气候影响小

面对近十年来全球普遍出现的极端气候状况,国际上出现了不少对于大型人造工程的质疑。有人认为,是大型工程的建设导致了极端气候的频发,而极端天气出现的可能性增大也为基础建设提出了更高的建设要求。面对相关的争论,中国气象局和世界气象组织7月1日在瑞士日内瓦联合举行了主题为“气候为水行业服务三峡气候服务个例研究”边会,并首次在国际会议上发布了“三峡工程气候效应评估报告的决策者摘要(SPM)”。

2015-02-16

英著名风险分析公司发布气候变化影响分布图

Maplecroft的一份新报告指出,包括海地,孟加拉,塞拉利昂,津巴布韦及马达加斯加在内的亚非国家的一些大城市(译者注:“大城市”指人口逾百万的城市。)都面临着因气候变化造成的环境影响带来的巨大挑战。 “气候变化危险区地图”评估了193个国家境内易受如旱灾、飓风、滑坡及海平面上升等极端气候相关事件影响的地区。

2015-03-26

PALAEO:中国早白垩世木化石与古气候研究取得新进展

木化石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陆地植物多样性、植被演替和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证据和参数。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交叉团队等项目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生代植物学研究团队近年来致力于中国三叠纪-白垩纪木化石记录、多样性、地质地理分布和古气候变化的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积极进展。

2013-07-17

Nature Climate Change:气候变暖或致部分地区洪灾频率大幅提高

《自然—气候变化》上的一项研究预测,考虑到未来气候变暖的情况,亚洲、非洲和南美洲部分地区的洪灾发生频率将大幅提高。但在全球某些地区,洪灾发生频率可能反而降低。这表明有必要针对洪灾加剧采取一些应对措施以及进一步引入一些策略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最近的一项有关洪灾预测的特别报告称,由于“依据有限”,“总体来说,关于河流洪水变化的一些预测并没有什么把握”。

2013-07-12

:天山古地质事件及古气候波动对物种影响

古地质事件及古气候的波动会影响物种当前的遗传分布格局。例如,研究显示青藏高原的隆升及第四纪气候的波动对这一地区的大部分物种的遗传结构产生影响。根据地磁学的证据以及孢粉资料显示,天山山脉在第三纪末期经历了强的隆升,而在第四纪末期有着多次的干冷-暖湿的循环。而天山山脉的古地质事件及这一地区第四纪气候的波动对物种当前的遗传格局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

2013-07-11

Nature:大气混合作用造成气候模型的不确定性

这篇论文为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全球变暖中所存在的长期不确定性提供了一个解释。

2014-01-07

Diver & Distribut:周浙昆等揭示未来气候变化对云南木本植物分布区的影响

由温室气体排放等原因引起的气候变化已经开始作用于植物的分布格局。探究气候变化如何作用于植物区域分布格局是制定前瞻性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的一个重要议题,这些前瞻性策略能减轻未来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013-12-29

Cryosphere:气候变暖导致北美西北端湖冰迅速衰退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受气候变暖影响,北美西北端地区的湖冰正以惊人的速度衰退。

2014-03-13

PNAS:城市适应与或有助于抵消区域气候变暖

一项研究说,使用诸如绿色屋面、冷屋面和混合技术等适应策略可能不仅有助于抵消未来由于城市扩张所导致的气候变暖,还有助于抵消温室气体驱动的气温增加。

2014-02-11

PNAS:科学家揭示气候改变引发的全球疟疾分布情况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利物浦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在本世纪末疟疾将会在高低地区被越来越多地出现。

2014-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