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香蕉植株对线虫害虫采取化学防御
一项研究发现,为了应对减少全世界香蕉产量的香蕉穿孔线虫(Radopholus similis)的攻击,香蕉栽培品种制造出了束缚并杀死这种线虫的化合物。
PNAS:线虫精氨酸对称双甲基化酶的晶体结构
12月5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 在线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许瑞明、龚为民、刘迎芳研究组以及遗传发育所鲍时来课题组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Protein Arginine Symmetric Dimethylation by PRMT5。 组蛋白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包括赖氨酸和精氨酸的甲基化修饰。
Evolution:秀丽隐杆线虫能以雌雄间性方式繁殖
为了繁育后代至少需要两性物种进行繁殖,但在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方式产生不同的性别。一些动物(包括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使用一种特殊染色体性鉴别系统——雌性拥有两个X染色体,而雄性拥有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
JBC:杨茂君等揭示线虫性别决定关键蛋白FEM-2的结构
2013年7月26日,《生物化学杂志》(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刊登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杨茂君研究组题为《秀丽线虫性别决定蛋白FEM-2的结构研究》(Structural insight into Caenorhabditis elegans sex-determining protein FEM-2)的研究论文...
PLoS ONE:寄生蝇或是蜂群崩溃失调症(CCD)祸因
一只雌性蚤蝇(A. borealis ) 旧金山州立大学的科研人员在2012年1月3日出版的PLoS ONE上发表论文"A New Threat to Honey Bees, the Parasitic Phorid Fly Apocephalus borealis"称,他们发现蜜蜂在无意中可能会成为一种寄生蝇的宿主,导致它们在一种失去方向的“类似于僵尸”的行为发作之后放弃蜂巢并且死亡。
EID:寄生虫Colpodella可感染人类
近日,通过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人兽共患病与比较医学团队同美国耶鲁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等相关团队合作,在国际新发传染病权威期刊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论文"Colpodella spp.–like Parasite Infection in Woman, China"。
PLoS Pathog:揭秘血清素促进寄生虫运动的机制 为开发寄生虫靶向疗法提供思路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麦基尔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控制寄生虫运动的新型分子路径,由于协调运动对于寄生虫的生活周期非常关键,因此该分子路径的蛋白或许可以帮助研究者开发出新型的靶点药物。
PLoS Pathog:阻断寄生虫GCN5b酶对抗弓形虫病
中国转基因羊问世 借线虫基因打造健康羊肉
中国科学家克隆出一只名为鹏鹏的转基因绵羊,它含有大自然中的坚果、种子、鱼以及绿叶蔬菜才含有的良性脂肪,能够减少人们患心脏病和冠心病的风险。 世界首例转基因手工克隆绵羊成功诞生 中国科学家克隆的转基因绵羊鹏鹏,它含有坚果、种子、鱼以及绿叶蔬菜才含有的良性脂肪,能够减少患心脏病和冠心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