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破译微生物电合成过程中的「黑匣子」,首次实验证实微生物使用的电子来源,有助于推动商业化应用

德国莱布尼茨天然产物研究和感染生物学研究所(Leibniz-HKI)团队在这方面取得了突破,研究人员以模型产乙酸菌 Clostridium ljungdahlii 为研究对象,首次通过实验证实,这种细

2023-06-12

Nat Chem Biol:科学家有望重新思考并利用蛋白抑制剂方法来作为新型癌症疗法

来自石溪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其或能帮助他们调高或调低细胞内特定转移性蛋白抑制子BACH1的水平,这或许就能为癌症研究提供一种新途径。

2023-06-05

Nature子刊:陆艺团队开发糖基化RNA原位成像方法ARPLA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名为ARPLA(唾液酸适配体和RNA原位杂交介导的邻位连接技术)的糖基化RNA原位成像方法。该方法首次实现在细胞内直接原位观测糖基化RNA,并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2023-05-24

Molecular Therapy: Nucleic Acids一种潜在的基于RNA的治疗方法来抑制癌症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IV级)是最致命和最耐药的原发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约占所有胶质瘤的50%,复发率高,总生存期不到8.5个月。GBM起源于星形胶质细胞,其发病率约为4.17/10万人/年。

2023-05-25

著名痒觉研究专家陈宙峰回国,全职加入深圳湾实验

陈宙峰教授之所以被调查,是因其论文中署名的问题引起的矛盾,进而被告发,遭到NIH和学校的调查。由于陈宙峰与国内不同单位有较为密切的合作,且实验室里主要是来自中国的学生,因此一旦被发现有问题,很容易被“

2023-05-10

基于AI的AAV衣壳库生成新方法,预测成功率近90%

近日,MIT-哈佛大学博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 of MIT and Harvard)官网发布新闻稿,介绍了其载体工程化实验室如何通过结合机器学习方法解决基因治疗的关键问题&mdas

2023-05-15

Science子刊:罗氏发布下一代4-1BB激动剂的首个人体实验数据

在单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中,治疗诱导的药效学变化包括外周血中增殖和活化T细胞的增加。两种治疗方案均观察到肿瘤内CD8+T细胞和Ki67+CD8+T细胞浸润增加,并伴有T细胞活化基因和基因特征的上调,

2023-05-17

中山大学癌症研究中心李志铭团队揭示了Chiauranib可能为淋巴瘤患者提供一种有前途的治疗方法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NKTL),鼻型(Enkl),是一种典型的结外淋巴瘤,以血管损伤和破坏、明显坏死、细胞毒表型和EBV相关为特征。中国、日本、韩国和南美部分地区是主要的首选地区。

2023-05-30

STTT:深圳先进院严飞团队开发超声时空可控核内基因递送新方法

传统基于微泡超声造影剂的超声基因递送策略仅仅能对细胞膜进行空化穿孔实现外源基因由胞外向胞内递送,而无法将质粒DNA直接递送入细胞核内,导致超声靶向基因转染的效率普遍较低。

2023-05-12

大连化物所研究人员发展出常压负离子质谱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仪器分析化学研究室快速分析与检测研究组研究员李海洋团队基于自主研发的大气压负离子飞行时间质谱仪器,提出了检测呼出气中氢氰酸(HCN)的气流辅助光电离质谱方法。该方法

2023-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