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e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使用叶酸受体α靶向双模态纳米探针对胶质母细胞瘤进行PET/NIR-II荧光成像和术中导航成像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是最常见、最致命的脑肿瘤之一。目前,治疗脑胶质瘤最常用的方法是手术切除,并辅以术后放疗和化疗。
2023-01-03
.: 研发新探针实现线粒体多色STED成像
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来源,影响细胞稳态、增殖、死亡的关键信号通路。由于线粒体的动态行为以及与其他细胞器的丰富相互作用,荧光显微镜的发展特别推动了线粒体研究。
2023-01-03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荧光分子成像可改善口腔鳞状细胞癌术中前哨边缘检测
为在术中完全清除肿瘤组织,最大限度保留正常组织,以保护患者正常呼吸、说话、吞咽等功能。需要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进行精准的切缘判断。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术中切缘的判断主要依赖外科医生的视诊
2022-12-20
Nature Communications:实现在亚细胞分辨率实时监测衣康酸的浓度变化
衣康酸是一种由激活巨噬细胞合成具有抗炎功能的中间代谢产物。已有研究表明,在线粒体中顺乌头酸在代谢酶IRG1的催化作用下脱羧产生衣康酸,随后衣康酸被转运至胞浆发挥免疫调节功能。此前,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
2022-11-09
Science:新型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在毫秒的时间尺度上无创地跟踪大脑信号的传播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韩国成均馆大学、高丽大学、白石大学、首尔国立大学和蔚山科学技术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利用磁共振成像(MRI)对大脑信号的传播进行毫秒级无创跟踪的新方法。
2022-10-26
Nature子刊:李乐乐团队实现炎症相关mRNA体内实时动态成像及早期诊断
这项研究为炎症相关 RNA 高灵敏成像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有望应用于炎症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过程的实时评价。
2022-09-07
Nature Biotechnology:研究人员开发出合理化深度学习超分辨显微成像方法
近年来,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计算超分辨方法可在不损失其他成像性能的前提下,提升显微图像分辨率或信噪比,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2022-10-19
《科学·进展》:鲍哲南团队发明可实时监测肿瘤体积的可穿戴设备,肿瘤药物临床前研究有望迎来大变革!
FAST也有一定的缺陷,比如其目前仅可用于皮下移植瘤体积变化的监测,对于体内原位(如脑、肝脏)肿瘤模型,FAST就不适用了。
202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