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生命中心颜宁研究组在《细胞》发表论文 报道脂类转运蛋白 ABCA1 的三维结构

2017 年 6 月 8 日,生命中心颜宁研究组在《细胞》(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人源脂类外向转运蛋白 ABCA1 的结构》(Structure of the Human Lipid Exporter ABCA1)的研究论文,首次报道了胆固醇逆向运输过程中的关键蛋白 ABCA1 近原子分辨率的冷冻电镜结构,为理解其作用机制及相关疾病致病机理奠定了重要基础。胆固醇广泛地存在于高等动物的各类组

2017-06-09

Cell:施一公组首次报道人源剪切体原子分辨率结构

 2017年5月12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施一公研究组于《细胞》(Cell)在线发表了题为《人源剪接体的原子分辨率结构》(An Atomic Structure of the Human Spliceosome)。这是第一个高分辨率的人源剪接体结构,也是首次在近原子分辨率的尺度上观察到酵母以外的、来自高等生物的剪接体的结构,进一步揭示了剪接体的组装和工作机理,为理

2017-05-12

报道新型蛋白亲和试剂

蛋白亲和试剂(protein affinity reagents)广泛用于基础研究、诊断和分析、分离纯化以及临床应用,其中最常见也最具代表性的要属抗体了。对于靶标蛋白的高亲和性以及广泛的应用使得抗体几乎成了蛋白亲和试剂的代名

2017-04-27

CNN报道:干细胞疗法为自闭症患者带来希望

美国CNN电视台近日报道了佛罗里达州罗克利奇市的一个脐带血干细胞减轻儿童自闭症症状与行为的临床试验。脐带血干细胞被用于大约80多种不同疾病的治疗,包括癌症和血液疾病。现在,一个临床试验报告表明,他们可能会

2017-04-14

Scientific Reports报道枯草芽孢杆菌非经典分泌途径的选择机制

 非经典分泌途径在细菌中普遍存在,能够分泌不具有典型信号肽的蛋白。枯草芽孢杆菌利用非经典分泌途径可分泌多种细胞质蛋白,但其分泌机制知之甚少。目前在非经典分泌途径研究中有多个公认的热点问题:非经典蛋

2017-04-01

Cell Reports报道揭示非编码RNA和转座子在长寿中的作用机制

 3月21日,中国科学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研究员韩敬东在《细胞-报告》(Cell Report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Impact of Dietary Interventions on Noncoding RNA Networks and mRNAs Encoding Chromatin-

2017-04-01

PLoS Pathogens报道大丽轮枝菌侵染过程研究进展

大丽轮枝菌是一种土传病原真菌,通过形成附着枝感染植物根部,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严重的黄萎病害,对我国棉花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其他病原微生物一样,大丽轮枝菌的重要致病策略之一是分泌效应蛋白到植物细胞,

2017-03-28

cell research报道钴离子ECF转运蛋白复合体的结构与机理

 ABC转运蛋白依靠分解ATP产生的能量驱动信号分子、营养物质、药物分子等的跨细胞膜转运,是生物体中最大的初级主动转运蛋白家族。ECF转运蛋白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新型ABC内向转运蛋白,结构上由膜内底物特异结合

2017-03-28

《细胞》报道没有磷酸盐也能有生命

 生命起源的一个大秘密是,在没有磷酸盐的早期地球上,磷酸盐如何成为遗传和细胞新陈代谢机制的基本建构模块。近日,刊登于《细胞》期刊的研究显示,科学家使用系统生物学方法解开了这个古老谜题,数据证据显示

2017-03-24

nature报道航空生物燃料或可减少污染物排放

 近日,《自然》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巡航情况下,与使用常规燃料相比,混合使用常规燃料和生物燃料可以使飞机发动机的颗粒污染物排放量减少50~70%。该发现带来了有关飞行中的飞机使用生物燃料所产生的环境影

2017-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