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评论:中国需要职业教育而非学术教育
在本周出版的的《自然》杂志世界观点栏目中,来自中科院的王强博士撰文指出:中国必须将其高等教育系统的重点从学术性课程转到职业教育课程。王强说,中国在高等教育领域试图模仿美国的做法是错误的。中国的高等院校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学生毕业,但是除了学位,他们缺乏中国目前需要的能够帮助发展国家经济的技能。
全国生物质谱学术报告会--生物质谱前沿技术邀请报告会第二轮通知
邀 请 函为积极促进我国生物质谱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加强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将于2014年7月3日在复旦大学举办“全国生物质谱学术报告会--生物质谱前沿技术邀请报
临床研究质量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10月召开
会议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 承办单位:北京经纬传奇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医药国际交流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北大一院、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医药工业科技开发促进会 智力支持:IMS艾美仕、北京百思力、北京时代方略 媒体支持: 中央媒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人民政协报 综合媒体:工人
第三届国际医学影像放射领域高质量学术论著发表策略研讨会
意大利期刊发表争议性论文致编委会成员辞职
据Nature网站消息,学术期刊《意大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期刊》(Italian Journal of Anatomy and Embryology ,IJAE)因发表一篇否定HIV和艾滋病之间关联的论文,而导致该期刊一名编委会成员的抗议并辞职。 IJAE发表的这篇论文称,HIV不是一个新的致命病毒,并提议重新评估HIV和艾滋病之间的关联。
欧盟目前无力解决生物燃料上存在的争议
据《欧洲之声》报道,欧委会2日召开的会议并没有解决如何计算农用土地种植生物燃料作物长期与跨部门影响方面存在的分歧,不得不就此继续展开讨论。该领域技术性很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衡量耕地从种植粮食作物转向能源作物这一土地直接变化的影响,以及是否和如何测评使用以前未开垦土地种植粮食作物这一间接土地利用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一个博士研究生的典型学术线路与非典型生活
他是中国科研博士大军中的普通一员,撰写的几篇行业点评文章被阅读过百万次;一直从事基础研究,从未放弃应用的梦想;与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研究生们一样,他依然面临着出国留学还是国内就业的现实,依然踌躇于入科研圈还是走企业路上的怪圈,他是石桂来,谦虚谨慎却又思维活泼外向阳光。他是生物谷谷友之一,依然奋斗在干细胞研究的第一线。
证据瑕疵使Science撤销争议论文
由于证据瑕疵和争议、实验结果无法重复验证,美国《科学》杂志12月22日决定,撤销该刊2009年发表的一篇有关慢性疲劳综合征与病毒关系的论文。 慢性疲劳综合征于上世纪80年代起为人所知,主要症状包括持续半年以上无法解释的虚弱性疲劳、低热、睡眠不佳、记忆力下降、精神无法集中以及疼痛等。
生物杂志主编涉嫌多项学术造假
一位名为Dmitry Kuznetsov的俄罗斯生物化学家涉嫌重复出版自己的成果,这位时任两个科学杂志主编的科学家出现学术造假事件,令公众对于出版物的科学完整性提出了质疑。 来自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Dan Larhammar教授表示,如果针对Kuznetsov指控属实,那么将成为“科学史上最严重的一项欺诈事件” ,“这对于这些科学杂志也是一个致命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