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子刊:李大力团队开发基于IscB的微型基因编辑器,率先实现体内高效基因编辑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进化版IscB——eIscB,通过多轮结构引导的工程化改造,其活性平均增加了7.5倍。
Nature子刊:魏文胜团队开发不依赖脱氨酶的嘧啶碱基编辑器——TBE
通过优化连接氨基酸、引入具有合成倾向性的DNA聚合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编辑效率与编辑纯度。全面评估显示,TBE在基因组或转录组水平上都不会导致严重的脱靶编辑,这表明其具有高度的编辑特异性。
JAMA子刊:司美格鲁肽与罕见失明症有关
使用司美格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人被诊断为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的可能性要高出4倍多,而那些使用司美格鲁肽减肥的人被诊断为NAION的可能性要高出7倍多。
Cell子刊:南通大学孙诚/汤欣/陈瑜团队揭示长寿基因SIRT1缓解帕金森病的分子机制
研究数据表明,大脑中过量的乳酸可能参与了帕金森病的进展。通过改善乳酸稳态,SIRT1和PKM2可能成为开发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药物的靶点。
《细胞》子刊:这些癌症,年轻人发病风险高25倍!首医团队分析千万国人数据,发现肥胖相关癌症发病率飞升、年轻人深受其害
1997-2001年出生的年轻人,相较1962-1966年出生的老年人,患上肥胖相关癌症的风险高达25倍。
Science:新研究揭示转座子编码的内含子与向导RNA之间的拮抗冲突
这项新的研究揭示了 IStron在同一转座子编码的转录本中进化出一种敏感的平衡机制,以平衡相互竞争和相互排斥的活动。
ACS子刊:利用抗核抗体-药物结合物开发出抗核导弹癌症疗法
Hansen说,“这项技术让我们有机会利用抗核抗体向肿瘤或其他与DNA释放增加有关的损伤部位(如心脏病、中风或外伤递送药物、蛋白或基因疗法。”
《柳叶刀》子刊:出人意料!内脏脂肪过多虽是亚洲人代谢病的独立风险因素,但不足以解释亚洲不同人群之间的代谢病差异
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马来人和印度人中远超华人,肥胖:49.9% vs 40.6% vs 14.2%,2型糖尿病:13.4% vs 17.3% vs 4.8%,发病率差异高达3-4倍。
《自然》子刊:引产药或可疏通大脑排污系统!研究发现,前列腺素F2α能增加老年大脑排出“垃圾”的效率,并使其恢复到年轻状态
该研究证实,老年小鼠颈部淋巴结的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作为脑脊液排污的重要环节,颈部淋巴结的功能恢复可以提高老年小鼠大脑清除有毒蛋白的效率。
Nature子刊:阿尔茨海默病新发现,不止神经元,胶质细胞也产生Aβ毒蛋白并促进斑块形成
结果显示,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共同参与了Aβ的产生和斑块形成,敲除少突胶质细胞的BACE1基因会导致斑块减少约30%,而敲除神经元的BACE1基因会导致斑块较少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