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首颗中国"人工心"中山造
投资8800万元研制成功的中国第一个完整人工心脏将在明年面世,而属于这个人工心脏核心技术的"血泵",本来或许可以成功延续央视著名播音员罗京的生命。这是记者从昨天上午在中山举行的第四届健康与发展中山论坛获悉的
New Phytologist:汪小凡等被子植物心皮演化研究获进展
近日,植物学国际知名杂志New Phytologist在线刊登了生命科学学院汪小凡教授、黄双全教授等的最新研究成果“Extra-gynoecial pollen-tube growth in apocarpous angiosperms is phylogenetically widespread and probably adaptive。
EP:伴左室收缩功能减低的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的心电图及心电生理特征
室性早搏在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十分常见,已有报道表明频发的室性早搏与左室功能减退及左室扩大相关,而这些改变可在对室性早搏进行射频消融后完全逆转。室性早搏导致的左室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主要包括钙离子稳态的异常、氧消耗增加及左心室收缩不同步。室性早搏相关的左室功能障碍也可发生在疤痕性室早的患者,这进一步减低了左心室功能。
高脂肪鱼类有益心脑健康
最近的发现显示,鱼油对于身体最重要的两部分———心脏和大脑都有很大的益处。鱼油中含有一种omega-3脂肪酸,它可以减少心脏病以及中风的风险还能减缓动脉血管中淤积的形成,甚至还可以降血压。因此,现在美国心脏协会建议,健康人群每周至少食用两次高脂肪含量的鱼类(有心脏病家族史的人群应该每天消耗1000毫克omega-3脂肪酸)。
过程控制为上,社会责任心次之。
近期王志国论文撤稿事件有了新进展,王志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论文事件是有人在专门整我们”。王志国总结经验教训主要是实验室管理不到位,另外人心不古,过份轻信实验室工作人员。究竟谁在造假,目前看来暂无定论。这件事显然再次为学术界敲了一次警钟!几乎所有实验室负责人都会反复思考,如何让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做假?如何保持最原始的实验数据和图表并保证其真实性。
美研究称中年人好胜心更强
不少人认为,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最争强好胜。美国研究人员近日通过研究发现,无论男女,中年时好胜心更强,五十岁达到顶峰,愿意挑战前进道路上所有竞争对手。 中年好胜 俄勒冈大学研究人员在一家购物中心搭建一个隔间,邀请数百名志愿者尽快解出几道数学方程式。志愿者年龄在25岁至75岁间。 研究人员最初让志愿者各自独立解题,得分可换取现金奖励。随后,研究人员让他们随机配对比赛,只有获胜者才可以用得分换奖金。
Lancet:心脏扫描新技术可助预判心梗风险
心肌梗塞是人类一大健康杀手。英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心脏扫描新技术,利用放射性示踪剂和高清图像检测心血管中的脂肪斑块,从而尽早发现可引发心梗的高风险因素。
Nature:万众一心的“超级蚂蚁”
蚁群有时被当成超级生物,即它们在群落层面上会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在对“红色收获蚁”(Pogonomyrmex barbatus)的集体行为与群落中生殖成功率之间的关系所做的一项长期(27年)研究中,Deborah Gordon发现,它们的确能表现出这种超级生物特性。在干旱时期,“收获蚁”的觅食往往不像它们在食物丰富时那么多;它们似乎是等待时机,直到状况改善。
自恋狂大脑畸形缺乏同情心
据美国精神病学会所说,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个体自尊心低而且感觉自卑,他们也表现出强烈的傲慢和虚荣心。研究人员使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扫描了34个人的大脑,其中的17名测试者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研究人员发现这些病态的自恋者在左前脑岛的大脑皮层部分有着较少的灰白质。灰白质主要由神经元细胞以及为神经元提供营养素和能量的非神经元脑细胞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