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w Chem Int Edit:一种增强药物抗HIV活性的潜在分子
上海 2012年8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慕尼黑和那不勒斯研究人员证明一种稍加修改的具有抗HIV活性的合成肽能使得一种对趋化因子受体CXCR4较高的亲和力的化合物的亲和力提高两倍以上,并大大提高了新化合物的抗HIV活性。 不同株HIV-1病毒借用趋化因子受体CCR5或CXCR4进入免疫细胞。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NIH发现能够治疗唐氏综合症药物成分
2013年9月9日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和美国国家健康中心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新的药物成份能够恢复唐氏综合症小鼠的学习缺陷。唐氏综合症又叫21三体综合症,是由于细胞中出现3条21号染色体所致。一般患有这种症状患者的身体症状可以被缓解甚至治愈,但是目前还没有有效方法来恢复患者的学习认知能力。
西北天然药物(中藏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为增强和提升西北地区天然药物(中藏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西北地区天然药物(中藏药)产业创新发展,经甘肃省科学技术厅批准,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牵头发起,联合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四省区30余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医药企业共同组建成立了“西北天然药物(中藏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9月8日,联盟成立仪式在兰州化物所举行。
ACSB:科学家深入剖析活性药物组分的作用原理
活性药物组分(API)通常用于指示药物产品的生物活性组分,药物产品通常由许多组分组成,而API就是其中的基础组分,其它成分通常被认为是辅助成分,而且这些药物成分都是生物安全性上所必需的,其通常可以作为药物的变量成分,制药领域对药物混合物的最优化混合步骤通常被称为“配方”。
纽约大学科学家发现治疗阿尔兹海默症新药物成分
纽约大学兰贡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治疗阿尔兹海默症新药物成分能够通过抑制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形成来将患有阿尔兹海默症动物的淀粉样蛋白降低约50%左右
2012年蚕丝学研究盘点(5)——蚕丝蛋白稳定药物活性
蚕丝蛋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已经做了很多年,也在很多方面作了应用研究的尝试,其中组织工程上的应用最多,其次是药物分子的递送。但该研究是利用蚕丝蛋白帮助药物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稳定活性。 在2012年的PNAS期刊上,美国Tufts大学的科研人员发表了一篇利用蚕丝蛋白稳定药物活性的文章。文章的初衷是希望找到一种防止抗生素和疫苗的活性在常温的运输过程中衰减的方法。
SFDA印发天然药物新药研究技术要求
2013年01月18日 发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完善注册管理法规体系,规范中药、天然药物的注册管理,鼓励创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了《天然药物新药研究技术要求》,现予印发,请参照执行。
Bioinformatics:中国科学家在预测抗癌药物活性方面取得新进展
癌症是目前世界人口死亡的第一原因。全世界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口超过720万人。而在中国,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口也超过了170万。因此,开发新的抗癌药物是科学界和医学界的热点和难点。但直接采用实验的方法筛选抗癌药物具有花费大、时间长的特点。以小分子为例,现在已知的小分子化合物超过了1000万个,因此直接采用实验的方法从这1000万个化合物中筛选药物小分子几乎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