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子刊:陈水冰/何大一团队发现,二甲双胍能够防止新冠引起的大脑神经元衰老
这项研究指出,SARS-CoV-2 可以感染大脑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引发细胞衰老。并通过高通量筛选发现了三种能够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防止其衰老的药物——利鲁唑、二甲双胍和伊马替尼。
2025-02-04
Int J Mol Sci:大脑内皮细胞释放的外囊泡,成为体外守护人脑和脐静脉内皮细胞、抵御弓形虫感染的关键力量
研究发现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比人脑血管内皮细胞对弓形虫感染更敏感且炎症反应更强。人脑血管内皮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可降低两种细胞的弓形虫感染率,而寄生虫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则有相反作用。
2025-04-12
科学家首次确定了大脑的食物特定记忆系统,与暴食症和饮食相关肥胖有关
研究证明背侧海马神经元在控制食物摄入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些神经元将感官线索和食物摄入联系起来,并且影响了记忆和行为选择。
2025-01-18
咳嗽还是打喷嚏,大脑是如何感知和调控的?刘琴团队Cell论文揭开谜题
研究结果揭示了咳嗽和打喷嚏之间的神经差异,为呼吸道感染和过敏等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并将促进新疗法的开发。
2024-09-10
Curr Biol:睡眠不足或会降低机体大脑突触的多样性
研究者发现,相比正常睡眠的小鼠而言,睡眠不足的小鼠的突触总数量与其相同,但突触的多样性要少得多,而且这种差异在负责记忆和学习的大脑区域中尤为明显。
2024-08-21
科学家开发工程菌作为鼻腔给药载体,可将药物直送大脑,或为肥胖/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新疗法
研究表明,让植物乳杆菌WCFS1分泌瘦素并通过鼻腔给药,为肥胖治疗提供了一个非常诱人的新方向。
2025-03-01
科学家发现雌性小鼠大脑附近的免疫细胞能够产生内源性阿片肽,由雌激素和孕激素协同调控
在神经损伤时,定居于中枢神经系统边界组织的调节性T细胞能够分泌一种内源性阿片肽——脑啡肽,通过选择性激活周围感觉神经元上的阿片受体,显著抑制机械性痛觉超敏。这一镇痛通路仅在雌性小鼠中发挥作用。
2025-04-19
科学家首次证实,大脑和肠道之间可双向互动,下丘脑可以在2-4小时内改变小鼠肠道菌群
研究结果揭示了一种新的脑-肠轴通路,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调整肠道微生物组成,可能参与饮食适应和全身能量平衡调控。
2025-05-10
最新研究首次证实抑郁症患者大脑细胞外囊泡中70种蛋白质水平失衡,影响突触正常运作
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大脑细胞外囊泡中有70种蛋白质水平与正常人存在差异,这些蛋白质与突触功能相关。该研究为理解抑郁症病理生理学提供新视角,有助于寻找新治疗靶点和生物标志物。
2025-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