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ONE:研究人员识别治疗大肠杆菌感染的潜在新靶点
2013年3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弗吉尼亚生物信息研究所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揭示了引发腹泻的肠道致病菌大肠杆菌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 研究发现科学家可用凝聚性大肠杆菌(EAEC)设计出疾病新的治疗策略。最近的研究结果发表在PLoS ONE杂志上。EAEC感染是全球范围内营养不良儿童持续性腹泻的最常见原因。
Antimicrob Agents Ch:大肠杆菌抗生素耐药的独特机制
2013年3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全球范围内我们都面临日益严重的抗生素耐药性,近日,Tufts大学医学院的微生物学家已经确定了大肠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耐药机制。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致病细菌其中包括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所导致疾病的抗生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通常作为严重疾病甚至病人快死亡时才最后使用的抗生素。
英国科学家研制出大肠杆菌生成柴油技术
近日,在壳牌集团的支持下,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通过细菌生成柴油的方法。尽管目前该技术在商业化方面还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大肠杆菌E.coli特别菌株生成柴油的方法与传统的柴油生成方法基本相同,因此并不需要与石油产品相混合(传统上通过植物油生成的生物柴油经常需要与石油产品相混合)。这也意味着用该方法生成的柴油可为现有的基础设施所采用,因为发动机、输油管道和油箱都不需要改进。
PLoS ONE:成功解码致命大肠杆菌菌株
近日,来自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者们成功破译了2011年德国爆发的致死性大肠杆菌的菌株。致死性的大肠杆菌的爆发导致54人死亡以及3800个人患病,目前研究者已经成功地破解了该致病菌株,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近日的国际杂志PLoS One上。
韩国研制出利用大肠杆菌生产酪氨酸
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1月21日宣布,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生命科学工程系李相烨教授组成功研制出酪氨酸等化学物质,开发出利用新种大肠杆菌生产出治疗忧郁症和痴呆所需物质——酪氨酸的新方法。 该研究组以核糖核酸(RNA)技术,插入制造酪氨酸所需的基因(去除妨碍生产的基因)培养大肠杆菌。
Science:病毒感染大肠杆菌时的详细结构变化
来自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和休斯顿健康科学中心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首次观察到了一种病毒感染大肠杆菌时的详细结构变化。研究发现发布在1月10日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 为了感染细胞,病毒必须首先找到适合的细胞,然后再将其遗传物质射入到宿主中。来自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生物学教授Ian Molineux及同事,在一种叫做T7的病毒中观察了这一机械样过程,并将之显像。
日本协和发酵麒麟及安斯泰来提交幽门螺杆菌根除三联疗法额外适应症联合申请
2012年8月28日讯 /生物谷BIOON/ --日本协和发酵麒麟(Kyowa Hakko Kirin)科技有限公司和安斯泰来(Astellas)今天宣布,已向日本卫生劳动福利部提交了一份联合申请,寻求批准将幽门螺旋杆菌性胃炎(H. pylori gastritis)作为含有阿莫西林水合物的幽门螺杆菌根除三联疗法(triple therapy)的额外适应症。
Environ Microbiol:哺乳动物胃肠道大肠杆菌可栖息于植物表面的分子机制
2012年11月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英国食品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揭示了,为何哺乳动物胃肠道的大肠杆菌菌株可以更好地适应植物,并且栖息于植物表面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上。 大肠杆菌通常生存于温暖、湿润以及富含营养的环境中,比如人类的胃肠道中。
Cell:志贺氏痢疾杆菌和肠致病大肠杆菌抗感染机制
2012年8月31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邵峰博士实验室在Cell杂志上发表题为Structurally Distinct Bacterial TBC-like GAPs Link Arf GTPase to Rab1 Inactivation to Counteract Host Defenses的文章。
PNAS:详细绘制出大肠杆菌DNA突变过程图谱
2012年9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生物学家和信息学家绘制出一个有机体中迄今为止最为广泛的突变过程图谱之一,这有助于揭示出新的关于突变分子性质方面的进化信息和这些可遗传变化是如何快速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