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重磅:美国野生白尾鹿已携带三种新冠变异株,其中一种与人类中流行的密切相关

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上的一项最新研究中(目前还是未编辑完的手稿),来自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团队在该州的野生白尾鹿(Odocoileus virginianus)中发现了至少三种新冠病毒变异毒株,提示该物种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潜在“蓄水池”。这意味着,新冠病毒可以在野生白尾鹿体内长期生存,为其进一步化并有可能传播给人类开辟了新的途径。这两年,

2021-12-26

首个Omicron感染者流行病学研究发表,揭示了真实世界中的病情严重程度

  新冠病毒Omicron突变株正在全球掀起新一轮COVID-19疫情。流行病学研究是揭示Omicron突变株传染性、免疫逃逸和病情严重程度的基础,也是做好预防和疫苗接种部署的关键。2021年12月16日,丹麦学者于Euro Surveill(欧洲检测)发表了785例丹麦Omicron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与同期的Delta突变株感染者

2021-12-21

Cell:类似于Delta变体的SARS-CoV-2变体最可能增加COVID-19大流行的严重性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构建出一种数学模型,发现具有与Delta变体相似特征的SARS-CoV-2变体---增强了传播性和感染以前感染/接种过疫苗的人的能力---将引起更严重的大流行病,与单独具有这两种特征之一的SARS-CoV-2变体相比,有更多的感染和突破性感染/再感

2021-11-20

华大智造ATOPlex技术+DNBSEQ平台革新废水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超强新冠病毒变异株Omicron(B.1.1.529)于近期在全球快速蔓延,为疫情防控与监测带来了巨大挑战。华大智造ATOPlex技术和DNBSEQ测序平台为南非、沙特阿拉伯、瑞典等国Omicron变异毒株的溯源和监测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支撑。

2021-12-17

基于mRNA疫苗:COVID-19大流行背景下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方向

mRNA疫苗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备受关注。来自Moderna和BioNTech/Pfizer等公司的配方使人们能够慢慢缓解自2020年初以来普遍存在的社交距离措施、口罩要求和封锁措施。

2021-10-25

BRAIN BEHAV IMMUN:COVID-19大流行中毛霉菌病的流行——来自印度的教训

随着全球病例的增加,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的各种并发症越来越受到重视,包括对继发性细菌和真菌感染的脆弱性,这可能发生在大约8%的住院患者中。

2021-09-01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SARS-CoV-2 大流行对结直肠癌筛查延迟的影响

SARS-CoV-2 大流行对医疗保健产生了突然而巨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筛查延迟超过 4-6 个月将显著增加晚期 CRC 病例,如果持续超过 12 个月,还会增加死亡率。数据强调,考虑到未来可能出现的 SARS-CoV-2 或其他大流行病,需要重新组织针对CRC等疾病的筛查检测工作。

2021-09-03

《柳叶刀·西太平洋杂志》:揭示中国孕妇乙肝病毒感染流行率持续下降

《柳叶刀·西太平洋杂志》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刘民教授课题组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王爱玲教授课题组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2015—2020年中国2853个县9000万孕妇HBV感染情况:一项全国性观察研究”。这是中国最大的以人群为基础的、针对孕妇的横断面研究。该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至2020年,中国孕妇乙肝病毒感染呈中度流行,且流行率持

2021-09-22

J Int Aids Soc:对抗COVID-19大流行的个人健康行为:来自HIV社会行为科学的教训

COVID-19在许多方面与HIV相似。社会行为科学在阐明个人参与已知有效的HIV预防和治疗工具的背景和因素方面至关重要,从而为正在进行的抗击COVID-19大流行的努力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教训。

2021-08-27

Nat Commun:常用的有机磷杀虫剂毒死蜱可能促进人类肥胖流行

一项研究发现有机磷杀虫剂毒死蜱在低至1 pM的浓度下抑制了UCP1和线粒体呼吸。在小鼠中,毒死蜱会损害棕色脂肪组织中的线粒体功能和饮食诱导的产热,促进更大的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和胰岛素抵抗。

2021-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