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流行病蔓延的措施面临终结?
2018年2月3日/生物谷BIOON/---当H1N1流感病毒、寨卡病毒或SARS病毒等导致的流行病爆发时,遏制病毒传播措施(containment measures)似乎是最合理的解决办法。然而,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一项研究对这种想法提出质疑,指出这些措施会使得社会的适应能力下降,并且降低恢复到流行病爆发前的经济和社会状况的能力。相关研究结果于2018年1月3
在人类与肥胖的较量中 为何肥胖流行变得越来越严重了?
2018年1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新年里全国各地的健身房里都挤满了人,简单来说,这些人都希望能够在新年里成功减肥,当然很多人也并不知道这些健身卡对他们或许是不利的,因为减肥往往比锻炼或不吃甜点要复杂地多。近些年来肥胖症在人群中不断流行,数百万的美国人都想要去减肥,然而很多人最终却以减肥失败而告终。目前大约有40%的美国人都是肥胖患者,而且美国女性的平均体重大约为168磅,这与20
CMAJ:研究方法缺陷导对致抑郁症流行严重性出现错误估计
2018年1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最近发表在《CMAJ》(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利用“患者自我报告”的调查问卷方式进行抑郁症患者的诊断与估测,会导致我们错误地放大了抑郁症的流行趋势以及严重性。“这些以往的研究错误地估计了抑郁症的发生率,而且有时误差是十分显著的。这直接导致二我们难以正确地面对患者目前面临的真
膳食海藻糖增加流行性艰难梭菌的毒力
2018年1月10日/生物谷BIOON/---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流行病的爆发频率和严重性的增加与广泛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海藻糖相关联。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贝勒医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实验室测试和动物模型中,海藻糖增强了在病人感染中占主导地位的流行性艰难梭菌谱系的毒力。相关研究结果于2018年1月3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Dietar
BMJ:糖类或许与肥胖以及糖尿病的流行有关
2017年1月4日/生物谷BIOON/---根据Gary Taubes最近发表在《BMJ》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糖类或许是引起全球性肥胖症以及糖尿病流行趋势的关键因素,而这一影响不仅仅是由于卡路里引发的。Taubes称:“我们必须一方面提高对糖类在造成糖尿病以及肥胖症方面的影响的认识,另一方面要加强限制糖类摄入的措施”。长期以来医生们怀疑糖类并不仅仅是造成卡路里过量的因素,而且会导致肥胖症以及II型糖
揭秘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
2017年11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目前,针对2017-2018年季节性流感的疫苗接种正在进行中,2018年将是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的100周年,当年的流感引发了4000万人死亡,而现在正是科学家们开始考虑流感大流行的时候了,全球性的流感流行会影响很多人的健康,而有效应对流感的流行和人群感染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关键了。1918年的流感流行非常罕见,其主要会引发20至40岁的健康
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对人类疫病流行影响具有尺度效应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气候变暖导致人类疫病的发生或传播。近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知彬和挪威奥斯陆大学教授Nils Chr. Stenseth领导的合作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对疫病流行的影响具有尺度效应。该研究依据《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张德二主编)资料,重建了中国古代两千年的疫病发生等时间序列,发现在长时间尺度下气候变冷导致更多的疫病流行;短时间尺度下疫病流行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并不
科学家评估H7N9禽流感流行潜力
2013年3月,中国首次报告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例。截至10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已收到世界各地千余例经实验室确诊的病例报告。近日,一个跨国研究团队在《细胞—宿主和微生物》期刊上发文称,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H7N9病毒在人类气道细胞和动物模型的肺中能有效复制,并通过呼吸飞沫在雪貂之间传播,而且对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反应极低。目前,大多数人感染H7N9病毒是在接触家禽后发生的,大
广州生物院在腺病毒流行病学研究中取得进展
抗 Ad14 和 Ad55 血清中和抗体的阳性率、滴度与年龄之间的关系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凌研究组与广州市血液中心、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合作,在腺病毒流行病学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于 6 月 7 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出版集团系列期刊 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 上。腺病毒是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在健康成人中常引起自限性疾病,如普通
Sci Rep:目前流行的一类药物可逆转心脏病的潜在有害遗传变化
β受体阻滞剂在世界各地通常用于治疗各种心血管疾病,如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科学家已经知道了几十年,药物通过减缓心率并减少收缩力来减轻心脏负担。然而,纽约大学的新研究已经显示,这些药物也扭转了许多与心脏病相关的潜在有害遗传变化。使用心力衰竭的实验模型和下一代测序来获得心脏细胞中所有RNA的快照,研究人员确定了心力衰竭中发生的全体基因表达变化。然后,他们探讨了当β受体阻滞剂治疗实施时,这种基因表达模式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