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理化所从鹰嘴豆豆瓣中提取出天然抗肿瘤活性蛋白质和多肽
目前肿瘤已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杀手,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一种的疾病。寻找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成为世界范围内研究的热点之一。生物活性肽(bioactive peptides)是一类天然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体内,或动、植物蛋白质经过蛋白酶解以及人工化学合成、生物工程等方法也可以获得。生物体内已发现几百种肽,是机体完成各种复杂生理活性必不可少的参与者。
RCM:上海有机所血清多肽谱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2012年9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郭寅龙课题组在血清多肽谱学的研究上取得了新进展。他们描述了一种新的N端同位素标记方法(DMPITC)用于分析人血清中差异化表达的低分子量多肽的研究策略。实验材料分别为肾移植无排斥病人和肾移植急性排斥病人。
PLoS ONE:多肽“气泡”能将药物递入人体治疗疾病
2012年9月25日 电 /生物谷BIOON/ --近日,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发现的一种分子能将药物递送进入人体内来治疗疾病。 研究人员设计并创造了一个由多肽形成的有界膜的囊泡,氨基酸组成的分子多肽是蛋白质的主要成分。该膜可以作为一个新的药物传递系统,更高效安全地治疗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
PNAS:我国科学家阐明心脏多肽激素心房利钠肽抑制突触前神经递质传递的信号通路
2012年10月8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罗敏敏实验室在PNAS杂志上在线发表题为Natriuretic peptides block synaptic transmission by activating phosphodiesterase 2A and reducing presynaptic PKA activity的文章。
JACS:多肽组装中序列效应研究获新进展
来自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化学会志》(JACS)上合作发表了题为“Sequence Effects on Peptide Assembly Characteristics Observed by Using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的研究论文,通过扫描隧道显微技术(STM)来研究氨基酸序列对多肽组装结构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Pharma Rev:鱼类多肽或可有效治疗心血管疾病
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Pharmacological Reviews上的一篇综述文章中,来自莱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来源于鱼类机体中的多肽或可用于有效治疗心血管疾病。
ICIG收购多肽制造工厂Peptisyntha
2013年9月5日讯 /生物谷BIOON/ --德国企业International Chemical Investors Group (ICIG)收购了一家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多肽生产厂家Peptisyntha,这将是ICIG第三个类似用途的厂家。多肽在医疗行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已经有40多种多肽类药物获得批准上市,同时有460种药物还尚处于研究阶段。因此多肽市场极具潜力。
新型多肽治疗缺血再灌注导致的组织损伤
2014年12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堪萨斯州立大学一研究小组已证明使用一种肽,可以防止或减少肠组织损伤。该小组正在开展的工作可能有深远的影响,其中包括采用新的方法来治疗心脏病发作或中风,以及
J Virol:相对广谱抗病毒多肽的设计与功能验证
2013年9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在国家自然基金与教育部人才基金资助下,中国农业大学王晓佳博士课题组突破对单一病毒的常规性研究思路,展开几种重要囊膜病毒入侵机制研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出体外体内均可高效抑制3科类病毒感染与混合感染的新型多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