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发现外泌体miR-24-3p抑制T细胞功能可作为鼻咽癌预后潜在标志物
最近的研究表明,细胞外microRNA不仅是潜在的生物标志物,而且参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来调节各类型恶性肿瘤中癌细胞与其所在微环境之间的交流。8月19日,来自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李疆研究员在国际著名病理学期刊The
Science:从结构上揭示多种抑制剂阻断人蛋白酶体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前所未有地详细解析出人蛋白酶体的三维结构,破解了抑制剂阻断蛋白酶体的精确机制。这些研究结果为人们开发出更加高效的蛋白酶体抑制剂用于治疗癌症铺平道路。
染色体修饰和重塑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2. 病原体感染的结构生物学基础 3. 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1. 染色体修饰和重塑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2. 病原体感染的结构生物学基础 3. 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Nat Immunol:蛋白酶体介导CD8 T细胞胸腺选择过程
T细胞发育过程,不成熟的胸腺细胞通过TCR基因的重排产生多种不同的受体储藏库。之后,免疫系统通过阳性选择过程挑选有用的受体类型,并通过阴性选择的过程将有害的自体免疫性受体排除出最终的受体库中。对于每个T细胞来说,这些关键的检查点的通过依赖于TCR接受到的信号,即来自于MHC-自体抗原多肽复合体的刺激。
液体活检中的外泌体,你知道多少?
201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詹姆斯·罗斯曼、兰迪·谢克曼和德国科学家托马斯·苏德霍夫,以表彰他们在发现细胞囊泡运输系统及其运行调节机制研究中做出的杰出贡献。这种细胞外囊泡样结构就是外泌体。
Cell Death Differ:蛋白酶体抑制巨噬细胞的治疗功能
德国环境健康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是德国肺癌研究中心(DZL)的合作伙伴,他们已经观察到蛋白酶体可抑制肺泡巨噬细胞的修复功能。这样开辟了新的治疗选择。特定的抑制蛋白酶体可以促进肺的愈合过程。该研究结果已经发表在《细胞死亡和分化》上。
Cell:外泌体的研究现状与未来方向
在多细胞生物中,相隔甚远的细胞之间仍可以交换信息。细胞一方面通过分泌出单个分子,另一方面也可以分泌一类外泌体来运输蛋白、核酸、脂质到靶细胞。
袁正宏教授:外泌体与病毒
袁教授首先为大家介绍了外泌体的起源生成、外体纯化方法以及外体蛋白质质谱定量实验流程等外泌体研究方面的常识。接着,袁教授的演讲使我们了解到外泌体因其生成起源使其具有较弱的免疫原性,因此其可作为治疗性小分子的可能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