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荷变构外泌体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协同治疗研究获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常见的炎症性关节疾病,损害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现有的临床治疗方案效果有限,亟需通过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的交叉融合,发展新理念和新技术,建立
科学家揭示外源核酸诱导的原核生物短Ago蛋白系统发挥功能的分子机理
RNA介导的转录后基因调控在生命个体抵御外源入侵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Argonaute(Ago)蛋白是存在于古菌、细菌和真核生物中的一种蛋白。它为非编码小RNA提供锚位点,达到降解靶基因或者抑制翻译
华人团队独创PCB声摄技术:30秒即可超速富集分离外泌体,精准调控血脑屏障
公开信息显示,此研究项目的负责人是英国卡迪夫大学医学工程系的博士生导师杨欣教授。他在细胞异质性的超声识别、亚细胞结构精确识别与分离等领域具有影响力。
研究揭示异常剪切体蛋白结构
交我算团队专注于提供学科融合服务,帮助全校课题组有效利用高性能计算、AI计算和云计算等强大计算资源。团队由30多人组成,来自物理、化学、生物、材料等多个学科,致力于全校科研计算交叉与创新。
“像自动驾驶一样训练智能体完成蛋白进化”,华大智造研发团队Nature子刊发布强化学习算法
随着自动化生物实验室的蓬勃发展,以及微流控技术广泛用于分子筛选和进化,更多的自动驾驶实验室(Self-driving Lab)即将出现。
MOL THER: 揭秘糖尿病肾病中肾小管-巨噬细胞中Epsin1介导的Dll4胞外体分选调节作用机制!
近段时间,中南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针对Epsin1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展开了相关研究,以探索其针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外分泌细胞激活巨噬细胞的作用机制。
eLife:董志强/魏君/熊南翔团队揭示神经干细胞联合外泌体治疗脑卒中的关键机制
该研究应用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小鼠模型,揭示了神经干细胞(NSC)联合NSC来源的外泌体对缺
中国药科大学研究者们揭示了核糖体蛋白L10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胰腺癌(PAAD)是一种治疗手段最少的实体恶性肿瘤,其五年存活率仅为9%。因为大多数患者被发现处于晚期,他们自动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机会。
重庆医科大学的研究者们综述了外泌体纳米免疫治疗胶质瘤的方法
胶质瘤约占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25%,平均死亡率为4.43/100000,每年死亡16606例。手术切除联合放疗和烷化剂化疗的标准疗法疗效甚微,中位生存期为1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