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研究组在《细胞》发表论文报道酿酒酵母 内含子套索剪接体的三维结构
2017 年 9 月 15 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施一公教授研究组于《细胞》 (Cell)杂志就剪接体的结构与机理研究再发最新成果,题目为《酿酒酵母内含子套索剪接体的结构》(Structure of an Intron Lariat Spliceosome from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该文报道了 RNA 剪接循环中剪接体最后一个状态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为阐明剪接体完
Nature子刊:上海交大张健课题组发表抑制结肠癌迁移的药物设计新成果
2017年7月24日,国际学术权威刊物自然出版集团旗下子刊《Nature Chemical Bi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健课题组与余健秀课题组的最新成果,研究合理设计了结肠癌转移靶标APC-Asef蛋白相互作用的首个抑制剂MAIT-203,揭示APC-Asef相互作用介导结肠癌转移的潜在通路机制,为结肠癌转移的潜在治疗开辟了新的方向。论文题为“Peptidomimetic i
Nature子刊:中科院广州生物院陈小平研究组揭示疟原虫感染小鼠血浆外泌体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
2017年6月26日,国际学术权威刊物自然出版集团旗下子刊《Oncogenesis》杂志上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小平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Exosomes from Plasmodium-infected hosts inhibit tumor angiogenesis in a murine Lewis lung cancer model”。研究首次发现疟原虫感染小鼠血浆
陈子江教授课题组在阻断线粒体遗传病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5月12日,国际学术权威刊物自然出版集团旗下子刊《Cell Research》杂志(IF=14.812)在线发表了山东大学生殖医学研究中心陈子江教授课题组线粒体移植技术研究的新成果。线粒体移植技术,即俗称的“三亲试管婴儿”所应用的关键核心技术。陈子江教授课题组率先在人类受精卵中实施第二极体移植,可有效阻断线粒体疾病的遗传,为“三亲试管婴儿”的临床实施奠定了技术基础,标志着山东大学在该领域取得突破性
Science子刊:绘制趋化因子相互作用组,确保精确干预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
2017年4月9日/生物谷BIOON/---被称作趋化因子的信号分子经常协力招募特定的免疫细胞到组织损伤位点。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系统性地分析它们的相互作用,发现用于开发新疗法的潜在靶标
Nature 子刊:史上规模最大全基因组测序发现了啥?
日前,Human Longevity 公司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Genetics》杂志上发表了史上规模最大的全基因组测序和血液代谢物分析的研究结果。他们的研究发现了基因组中 101 个新基因位点与 246 种代谢物之间的联系,同时找出
Nature子刊:北大魏文胜、哈佛刘小乐课题组完成首次CRISPR lncRNA基因高通量功能筛选
CRISPR–Cas系统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高效的基因编辑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其中就包括功能基因筛选。人们可以建立一个单链向导RNA(sgRNA)的库,用其中的sgRNA去靶向作用于多种基因的编码区域,然后再以所研究功
中国最大规模的临床全外显子组数据库彰显"精准医疗"威力
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exome sequencing, WES)在遗传分析、发现导致疾病发生的潜在基因变异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认可。然而在实际应用时,临床解读不力和后续提供给患者的治疗选择无法跟上,使得WES在临床上的价值尚未真正得到体现。
解析大型外显子组数据库 助力罕见疾病领域研究
近日,来自MIT博德研究所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解析并分析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人类蛋白质编码序列集合,作为ExAC的成员,研究者们从2014年就开始在研究团体间进行原始数据的公开,ExAC(Exome Aggregation Co
Nature子刊:清华胡小玉教授课题组揭示炎症调控新机制
当机体某处发生病变或损伤时,免疫系统等便会发出“江湖救急”的信号,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将来自全身的特定免疫效应细胞活化并招募过来,引起炎症反应。然而,如果救急过火,则会导致免疫反应过度和正常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