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我国科学家发现一些新设计的主蛋白抑制剂可在体外和转基因小鼠模型中抑制新冠病毒感染

2021年2月24日讯/生物谷BIOON/---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导致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如今正在全球肆虐。疫苗是控制大流行迫切需要的必要对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针对任何冠状病毒的预防性治疗方法获得批准,而且虽然有几款针对SARS-CoV-2的有效且广泛可用的疫苗上市,但是随着病毒变种的不断出现以及疫苗分配的混乱和疫苗产量

2021-02-23

研究揭示哺乳动物PA28αβ-iCP免疫蛋白体的结构及激活机制

  近期,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丛尧课题组与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质谱系统博士彭超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题为Cryo-EM of mammalian PA28αβ-iCP immunoproteasome reveals a distinct

2021-02-10

Mol Cell:揭示对癌症生长非常重要的聚合此前未知的双重功能 有望帮助开发新型抗癌疗法

2021年2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作为DNA损伤最致死的形式,DNA的双链断裂必须被修复来防止细胞死亡;在开发疗法来治疗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难治性乳腺癌和卵巢癌过程中,科学家们旨在识别出新方法来阻断癌细胞利用DNA破裂修复的过程;而一项最新研究证明了聚合酶theta (pol theta)在修复功能中一种前所未知的能力,这或许有望帮助开发

2021-02-14

研究提出预测RNA聚合暂停位点的深度学习模型

  近日,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的曾坚阳研究组成功开发了能在全基因组上预测RNA聚合酶暂停位点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该研究为Pol II暂停现象在转录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分析框架,也为在缺乏测序数据的细胞系上研究Pol II暂停提供了很好的预测参考模型。真核生物的转录是一个高度复杂且被准确调控的动态过程,RNA聚合酶II(RNA

2021-02-03

研究揭示趋磁细菌复杂磁性机制

   趋磁细菌(magnetotactic bacteria)是生物控制矿化研究的典范和古地磁学研究的新生长点,它们能够在细胞内合成有生物膜包被的、纳米尺寸、单磁畴磁铁矿晶体颗粒,也称为磁小体(magnetosome)。磁小体在细胞内多成链排列,作为趋磁细菌的“磁场感应器”,促使其沿磁场方向定向游弋,这个过程被称为趋磁性。趋磁细

2021-01-16

研究揭示氢离子焦磷酸化调控甘薯品质和产量的作用机理

  近期,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张鹏课题组在Horticulture Research上,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H+-pyrophosphatase IbVP1 regulates carbon flux to influence the starch metabolism and yield of sweet pota

2021-02-05

研究人员在大麦中鉴定出两个淀粉合IIa自然变异体

  淀粉是麦谷类作物籽粒中含量较高的组分,对作物的产量、营养品质、健康价值和加工利用有重要影响。淀粉合酶IIa(starch synthase IIa,SSIIa)是作物淀粉合成中的关键酶,缺失或不足会造成麦谷类作物中支链淀粉链长分布改变、直链淀粉和膳食纤维含量增加、总淀粉含量和产量下降。关于水稻、玉米等作物中重要的SSIIa自然变异体研

2021-02-03

西北大学研究团队《自然》发文:推动揭示2型糖尿病等复杂遗传病的分子机制

 北京时间1月28日凌晨,《自然》(Nature)杂志发表了西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组严健教授团队及其合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系统解析非编码DNA突变对转录因子结合的影响》,为揭示2型糖尿病等复杂疾病的遗传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是后基因组时代的一项突破性研究进展。该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公布了该团队成功利用SNP-SELEX技术,分析人

2021-01-29

首创法尼基转移抑制剂Zokinvy在美国上市:寿命平均延长2.5年!

Zokinvy是一种首创药物,可阻断早衰蛋白的法尼基化。

2021-01-28

首个ICV注射液治疗亨特综合征的替代疗法在日本获批

  近日,韩国生物制药公司GC制药公司(原名Green Cross Corporation)和总部位于东京的Clinigen K.K.宣布,两家公司于2021年1月22日收到日本批准制造和销售Hunterase侧脑室内(ICV)注射液15 mg(通用名称:idursulfase-beta(重组)),用于治疗粘多糖病II型(亨特综合征)。粘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