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ucture:自噬过程重要复合体结构被破解
6月7日,Structure杂志在线报道了Atg12-Atg5偶联的结构基础。为深入理解自噬这一重要的生命现象,提供了新的重要信息。 Atg12-Atg5偶联,由一种泛素样偶联系统形成,对自噬复合体的形成具有关键作用。但Atg12-Atg5偶联形成的分子机制一直不明。 该研究解析了一种耐热酵母,克鲁维酵母菌属(Km)的Atg10和Atg5同源体。
:中科院揭示酵母转录中介复合物调控端粒机制
真核生物的端粒(Telomere)对于保证染色体正常复制以及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也是研究基因组中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结构的重要模型。 9月19日,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与细胞所周金秋研究组揭示酵母转录中介复合物调控端粒机制的最新研究结果。
Biomaterials:戴建武等在胆管损伤定向修复合作研究上获进展
因胆囊摘除或组织损伤等原因导致的肝外胆管损伤已逐渐成为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疾病。由于胆管的结构和功能特性,目前临床胆管修补的方法不理想,通常会引起疾病复发,导致较严重的并发症,因此研发适合胆管损伤修复的支架材料是非常必要的。
德国开发出新型复合骨移植材料
ZJLS:扎那纹胸鮡复合体的系统分类学整理
纹胸鮡属鱼类是亚洲鲇形目的第一大属,至今已发现有约80个物种分布在中印山区各水系的广大地区。伍献文等 (1981) 描述了模式产地位于怒江上游西藏境内的扎那纹胸鮡Glyptothorax zanaensis;李树深 (1984) 描述了怒江中上游云南境内的长须纹胸鮡Glyptothorax longinema和澜沧江水系的红颏纹胸鮡Glyptothorax rubermentus;莫天培 &
生化与细胞所科研人员揭示中介因子复合体成员Kto及Skd对Hedgehog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
6月26日,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赵允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Kto-Skd complex can regulate ptc expression by interacting with Ci i
Ang Chem:糖类复合物分子或可帮助宿主抵御致病菌的感染
近日,来自弗莱堡大学等处的科学家利用一种糖类复合物成功地抑制了铜绿假单胞菌进入宿主机体细胞中,这种糖类复合物可以结合细菌细胞中一种名为LecA的蛋白质,而LecA则可以使得铜绿假单胞菌入侵人类的肺部细胞,该项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Angewandte Chemie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