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植物抗病小体研究中获进展

  作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威胁我国食品安全。数目众多的抗病蛋白通过感知病原菌的存在,迅速启动防卫反应、保护植物免受侵害,是农作物稳产高产的重要保障。然而,抗病蛋白的关键作用机制多年来一直是困扰植物抗病领域的重大难题。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周俭民课题组与清华大学研究组前期合作发现,抗病蛋白ZAR1在体外激活后能

2021-05-14

研究揭示感觉信息处理的等级决定远距离输入对皮层中间神经元的支配特性

  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了题为《感觉信息处理的等级体现于远距离输入对皮层中间神经元的支配平衡中》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徐敏课题组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研究员张思宇课题组合作完成。该研究首次对视觉选择性注意各相关皮

2021-05-17

Nature:AIM2炎小体在克隆性造血中加剧动脉粥样硬化

2021年3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缓解炎症的疗法可能是预防常见的年龄相关性血液病患者患上心脏病的有效方法。他们确定了称为克隆性造血(clonal hematopoiesis)的血液病如何让动脉粥样硬化恶化,而且他们的发现表明一种先前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广泛测试的抗炎药物,如果仅用于治疗克隆性造血

2021-03-23

Science:HSP70伴侣蛋白驱动未结合RNA的TDP-43发生相分离形成不均小体

2021年2月10日讯/生物谷BIOON/---RNA结合蛋白TDP-43的聚集是包括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和额颞叶痴呆(FTD)在内的几种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所共有的病理特征。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TDP-43通常会发生液-液相分离(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LLPS),即均相溶液分成两部分,类似于醋中的油滴。细

2021-02-10

Nat Commun:大脑如何高效处理感知信号

最近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揭示了大脑如何处理外界信号。

2021-02-02

Nature:中国科学家揭示特殊NSD蛋白家族与核小体复合体之间的低温冷冻电镜结构 有望帮助开发多种人类癌症的新型靶向性疗法

2021年1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细胞核受体结合SET结构域家族蛋白(NSD)与多种人类癌症密切相关,然而其背后的分子机制目前研究人员还并不清楚。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中国南方科技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深入研究并分析了NSD2和NSD3与核小体复合体的低温冷冻电镜结构,这或为NSD2和NSD3基于核小体的识别以

2021-01-04

博雅旗下细胞技术受关注,支持全球PRP及骨髓处理市场的发展

博雅旗下细胞技术受关注,支持全球PRP及骨髓处理市场的发展近期,国外知名调研机构QYResearch发布了《富血小板血浆市场规模、趋势及预测(2020-2026)》,博雅控股集团旗下有两家公司受到重点关注,这两家分别是美股上市公司TG医疗(Nuo Therapeutics  Inc.,Nasdaq:NUOT)以及NUO医疗(Nuo Therapeu

2020-12-03

J Neurosci:大脑如何处理恐惧心理?

当受到惊吓时,大脑可能会激活其恐惧处理电信号,从而使心脏跳动加速以帮助逃脱威胁。这也是大脑恐惧处理回路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我们从以往经验中学习,了解哪些情况真正危险,并做出适当的反应。

2020-11-06

研究揭示开放核小体导致染色质松散的分子机制

 常规核小体的结构包括一个由四种组蛋白H2A、H2B、H3、H4组装而成的蛋白核心,一条在组蛋白核心上缠绕1.6圈、长度为147 bp的双链DNA。核小体具有稳定的结构,对DNA组成和组蛋白修饰的改变均不敏感。组蛋白变体可改变核小体和染色质结构调控基因转录,在迄今测定的所有单核小体结构中,组蛋白H3变体核小体是构象改变最大的CENP-A核小体,结构

2020-10-23

研究揭示健康青少年和早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感觉处理模式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伤,其中包括感觉加工能力的缺陷。已有研究显示,对外界感觉信息异常的反应敏感度,即反应迟缓或过度敏感,可能是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和认知功能下降的标志。已有研究更多地考察精神分裂症患者感觉加工的认知过程和神经机制,而较少探讨感觉信息的反应敏感度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此外,孤独症患者也表现出类似的感觉迟缓或过敏现象。鉴于两类神经发育性疾病较

20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