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子刊:胥春龙团队等改造IscB-ωRNA基因编辑系统,通过单个AAV递送治疗遗传病

该研究成功地通过工程改造转座子相关的CRISPR祖先系统:IscB-ωRNA系统,提高了IscB-ωRNA的基因敲除和碱基编辑效率,并在小鼠代谢疾病模型中验证了优化的IscB-ωRNA系统用于基因编辑

2024-11-22

Cell Host & Microbe:功能失调的线粒体或会破坏肠道微生物,从而引起克罗恩病的发生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上皮组织中的线粒体功能扰乱或会引发具有炎性肠病相关的特异性炎性基因图谱的微生物群依赖性损伤。

2024-10-22

《自然》子刊:“童年阴影”将抑郁风险刻进基因!哈佛团队发现,DNA甲基化是连接童年逆境与抑郁症的桥梁

基于人体血液的表观基因组DNA甲基化数据、童年经历和抑郁状态等数据,找到了70个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CpGs)位点,并发现它们可以解释逆境与抑郁症状之间10-73%的相关性。

2024-12-09

梳理肠道微生物最新研究进展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和排毒器官,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如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精神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一些感染性疾病。

2024-08-30

Nature:科学家利用空间蛋白质学技术开发出治疗人类中毒性表皮坏死的新疗法

本文研究揭示了JAK/STAT和干扰素信号通路或能作为驱动中毒性表皮坏死发生的关键致病性驱动因素,并阐明了靶向性JAK抑制剂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性手段的巨大潜力。

2024-10-24

研究表明:不幸的童年经历会通过DNAm刻进基因里!通过改变特定CpG位点的DNAm水平来影响未来的抑郁症状

这项前瞻性纵向研究发现,童年逆境不仅影响我们的心理,还会通过改变DNA甲基化特征,对青少年时期的抑郁症状产生深远的影响。

2024-12-24

JCB:季维克课题揭示VPS13B的招募机制及其功能缺失的致病机制

本研究为探索VPS13家族转脂蛋白突变相关罕见病的共性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依据。

2024-10-11

Sci Total Environ:肠道微生物介导了PFAS引起的肾功能下降

研究发现,PFAS暴露可能会改变肠道微生物组的组成,这与有益细菌水平降低和抗炎代谢物减少有关。

2024-10-30

Nature Methods | 解码基因调控新机制:系统性发现人类转录中的RNA结构开关

该研究展示了RNA结构开关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重要性,并强调了开发新的RNA开关鉴定方法的必要性。未来,SwitchSeeker有望被应用于更广泛的转录组研究中,揭示更多关于RNA结构和功能的奥秘。

2024-07-20

PNAS:刘凯发现lipin1敲减协调神经元信号通路促进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

研究表明,抑制lipin1表达不仅改变神经元内脂类代谢,而且通过PA和LPA来激活mTOR和STAT3信号通路,从而决定CNS轴突再生能力。

202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