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美国医生也“规范化培养”了
临时医师,或者说代理医师,曾经被认为是年长医师的职业绝笔(即离开医疗行业之前的最后一项工作),然而现在变成了一个职业过渡阶段。原因是在当今医疗体制内受到限制太多,而自由执业也不太行得通。
J Biosci & Bioeng:柔软培养基质或可促进诱导多能性干细胞的产生
近日,来自日本理化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在柔软或者弹性基质上培养的细胞可以增强某些干细胞重编程标记物的表达水平,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Journal of Bioscience and Bioengineering上。
3D培养药物筛选结果更具有参考价值!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在生物医学研究上对细胞的培养方法在多样性和复杂程度都持续增加。目前,在全世界绝大多数实验室里,科研工作者仍采用各种二维平面进行单层细胞培养。这种培养方法在绝大数体外实验中被证明具有很
DC细胞培养SOP
一、脐血MNC分离:1、将脐血袋剪开,分装在50ml离心管中,每管20ml。2、离心1500rpm,10min。3、取出上层血浆,送质检部检测病毒和支原体。4、取出分界处附近细胞,用D-hanks重悬,比例为1:1。5、在50ml离心管中加
CIK免疫细胞培养SOP
一、冻存脐血单个核细胞复苏:1、从液氮中取出一份脐血单个核细胞,迅速置于37度-42度水浴中,快速摇动使其在1分钟内融化。酒精消毒外表面,移至生物安全柜中。2、生物安全柜内将一个冻存管中细胞转移到50ml离心管中
Nature子刊:对抗癌症,试试三维细胞培养技术
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主要致死病因之一,而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已成为各国生命科学研究的重点。学术期刊《Nature Medicine》近日刊登论文,介绍使用三维细胞培养技术从胰腺癌症病人组织中扩增和培养原代癌细胞
Sci Rep:科学家首次在培养皿中重现胚胎发育 或帮助研究致畸剂促胚胎缺陷效应
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项研究论文中,来自新加坡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首次在体外恢复了对胚胎形成的两个关键必须过程,研究小组不仅实现了控制干细胞向其他细胞类型的分化潜力,而且还将这些转化的细胞进行了成功地迁移。
张志英:骨髓神经组织定向干细胞的来源、分离、培养及在周围神经的应用
在2014(第六届)干细胞技术临床应用论坛上,张教授就“骨髓神经组织定向干细胞的来源、分离、培养及在周围神经的应用”做了精彩报告。张志英,博士,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现工作于第二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暨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暨再生医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