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到底是好是坏?看看这些研究你就知道了!
中性粒细胞是血液中的一种白细胞,其主要作用是吞噬细胞,当人体出现感染或炎症时,中性粒细胞就会聚集在有炎症的地方开始吞噬细胞和细菌,帮助机体抵御感染等疾病的发生。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扮演的角色或许不仅如此,其还扮演着其它角色,本文中,小编就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1】Nature:中性粒细胞通过诱导平滑肌细胞死亡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doi:10.1038/s41586
Nature:揭秘“有害胆固醇”进入机体动脉壁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
2019年5月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西南医学中心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阐明了循环的“有害胆固醇”进入动脉壁促进斑块形成从而使血管变窄引发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分子机制。图片来源:progressive-charlestown.com由于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会进入动脉壁驱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或使动脉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会驱动心脏病发
大型试验证实Esperion新药显著减少胆固醇
日前,Esperion公司宣布,该公司开发的在研新药bempedoic acid的长期安全性3期临床试验结果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Bempedoic acid是一种每日一次的口服ATP柠檬酸裂解酶(ACL)抑制剂,用于降低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Esperion公司已经为bempedoic acid单药疗法和bempedoic acid/ezetim
NEJM:新药物有助于降低血胆固醇含量
2019年3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最新一项研究,高胆固醇对他汀类药物治疗有抵抗力的人可能很快就会有新的治疗选择。研究人员解释说,这类新药有助于阻断动脉堵塞胆固醇的合成。这些药物的目标是一种名为ATP柠檬酸裂解酶(ACL)的酶,这是体内“坏”LDL胆固醇生成途径的一部分。在新的试验中,当加入标准他汀类药物治疗时,联苯醚酸,一种阻断ACL的药丸,可显着降低LDL胆固醇水平。相关结
脂肪到底好还是坏?这些研究告诉你答案!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研究成果,来共同机体脂肪到底是好是坏?与大家一起学习!【1】Science:脂肪细胞释放的含脂质外泌体竟能调节巨噬细胞doi:10.1126/science.aaw2586在一项针对小鼠的新研究中,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罗格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脂肪组织释放出一种充满脂质的颗粒,这种颗粒在免疫功能和代谢中起作用。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9年3月1日的Science期刊上。肥胖似
信立泰匹伐他汀过评 降胆固醇药物市场竞争加剧
近日,信立泰发布公告称,公司匹伐他汀钙片(2mg)是国内首家按照一致性评价的要求完成生物等效性试验,并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匹伐他汀钙片为2017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中的乙类品种。截至2019年3月18日,已经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降血脂药物为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匹伐他汀钙片。近日,深圳信立泰药业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匹伐他汀钙片(规格:2mg)《药品注册批件(国药准字H
激素疗法到底是好是坏?这些研究值得一读!
近年来,科学家们对激素疗法如何改善人类健康进行了大量研究,有些研究者发现激素疗法有一定益处,而有些研究者却发现激素疗法对机体健康有害,那么到底激素疗法有利还是有弊呢?本文中,小编就整理了相关研究进展,分享给大家!【1】BMJ:长期激素疗法会提高女性患阿兹海默症的风险doi:10.1136/bmj.l665最近,来自芬兰的一项研究发现,长期使用口服激素治疗与绝经后妇女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增加有关。相关
信达生物IBI306治疗高胆固醇血症IIa期临床研究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2019年03月23日讯 /生物谷BIOON/ --信达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达生物,Innovent Biologics)近日宣布,其研发的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针对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重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IBI306的IIa期临床研究完成首例患者给药。该项IIa期临床研究是一项在中国开展的,旨在评估IBI306不同剂量重复给药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
Science:中美科学家揭示AIBP介导的胆固醇外流调节造血干细胞的命运
2019年3月3日讯/生物谷BIOON/---在脊椎动物中,造血干/祖细胞(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 cell, HSPC)通过产生全部的血细胞谱系来维持造血输出。之前的研究已表明血管在发育期间的HSPC特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胚胎发生期间,HSPC由位于背主动脉(dorsal aorta, DA)底部的一个罕见的内皮细胞群体产生。早前的研究已表明作为一种载脂
Endocrinology:关键受体分子参与固醇类糖尿病的发生
2019年3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类固醇常被用于治疗各种疾病,例如过敏性疾病,但它们偶尔会引起副作用,例如类固醇糖尿病和其他代谢紊乱。由于类固醇在整个身体中起作用,如何引起这些不良反应以及哪些器官未被充分了解。大阪大学的研究人员专注于糖皮质激素受体(GRs),这是人体内源性类固醇的受体,澄清了由类固醇引起的代谢紊乱背后的部分机制。该研究的结果发表在《Endocrinology》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