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子新、武维华院士等获第十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
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武维华在清华大学荣获第十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的成就奖,同时该奖还出炉了临床医学奖、产业化奖和创新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由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每年评选一次,奖励为从事生命科学事业并作出成就的科学家、取得创新研究成果的青年学者及对生命科学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有突出贡献的人士。该奖是为了纪念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谈家桢教授而设。这位中国现代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生前
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获2017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昨日, “未来科学大奖”公布了2017年的获奖者名单,清华大学的施一公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潘建伟教授、以及北京大学的许晨阳教授分别获得“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未来科学大奖成立于2016年,是由华裔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作为中国最富盛名的科学奖项之一,它奖励主要在大中华地区完成,且“产生巨大国际影响”,具有“原创性,长期重要性或经过了时间考验
未来5年生命科学热门研究领域就是它!
近年来科学家们对代谢组学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也有大量关于代谢组学的文章得到发表,代谢组学成为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代谢组学的概念最初由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尼克尔森教授等人提出,他们提出对生物系统因病理生理或基因改变等刺激导致的动态多参数代谢应答的定量测定即为代谢组学。代谢组学的焦点在于机体代谢过程中小分子物质的变化,这种变化能够体现细胞或组织对外来刺激或基因改变的应
SGS上海生命科学实验室完成扩容,成为全国最大的第三方E&L测试研究中心
全球领先的检验、鉴定、测试和认证机构 SGS日前宣布,位于中国上海的可提取物和浸出物实验E&L(Extractables and Leachables)研究测试中心已完成扩容,扩容后的测试中心大幅提升了可提取物和浸出物实验检测服务的能力,有助于上海乃至全国的医药企业进行自主研发、产品合规并且帮助药品快速入市,为企业更迅速地发展为行业龙头提供基石。先进的检测设备及专业团队确保产品合规近年来,
《生命科学研究》2017年征稿征订启事
《生命科学研究》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科技部批准创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反映生命科学领域中最新研究成果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属于2016年度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本刊已经进入包括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版)、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等国内外多家重要检索数据库。本刊
基因编辑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专访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永明研究员
编者按:以CRISPR/Cas9为代表的基因编辑技术强力推动了整个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大跨步的前进。 可以预期首先在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单基因疾病的治疗方面,会迅速取得突破。为此,生物谷在即将召开2017 第四届基因编辑与临床应用研讨会之际专访了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永明研究员。生物谷:王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参加生物谷主办的2017基因编辑与临床应用研讨会, 并接受生物谷的专访。您主要从事基因编辑技术
2011年度第四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候选名单公示
为了促进我国生命科学、医学、药学及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促使生物技术产业的领军人物不断涌现,经国家科技部批准,联合基因集团出资设立"谈家桢生命科学奖",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进行承办。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在植物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3月8日,PLoS Genetics 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方玉达研究组题为Depletion of Arabidopsis SC35 and SC35-like serine/arginine-rich proteins affects the transcript
PLoS Genet: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在昆虫性别调控研究中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黄勇平研究组和谭安江研究组在国际学术期刊PLOS Genetics上发表了研究论文Bombyx mori P-element Somatic Inhibitor (BmPSI) Is a Key Auxiliary Factor for S